• 107阅读
  • 0回复

郭沫若的辛祠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1-01
第8版()
专栏:文史小品

郭沫若的辛祠联
方延明
济南泉多闻名遐迩。大明湖畔古朴典雅的辛弃疾纪念祠,吸引着中外游客。辛祠建于1959年秋,1961年10月正式开放,当时郭沫若同志为纪念祠写了一副对联: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
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
雁南飞。
郭沫若同志的这副楹联,概括了辛弃疾创作的特色及其爱国抱负。辛弃疾(1140——1207),号稼轩,南宋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传有诗词六百多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上联“铁板铜琶”是一个典故: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后来就演绎为“抱铜琵琶,执铁绰板”,形容豪放激越的文词。玉堂是宋代翰林院别称,柳郎中即柳永,“大江东去”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首句,后人多用“大江东去”代表苏轼的创作风格。辛弃疾是继苏轼之后的我国豪放派诗人的杰出代表,“慷慷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他继承了苏词的豪放,精于用典,独具匠心、不落俗套,在唐宋词中达到较高成就。
下联的“美芹悲黍”,芹指芹菜。《列子·杨朱》记载,有人向同乡富豪赞美芹菜好吃,结果富豪吃了反倒肿嘴闹肚子。后人则以“献芹”称所献之物之菲薄,以表诚心。辛弃疾曾于1165年写了十篇论文,又称《美芹十论》,奏陈给孝宗皇帝,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他批评居高位者“战必败”的悲观论调,又提出出战应当“勿欲迅”,而“知所先后”。但是,他的正确主张并未得到政府的采纳。“悲黍”,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周朝志士回到故都,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纵生,悲叹国家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寄希望于南宋王朝不要偏安江南,要立志收复失地,表示了他“男儿到死心如铁”的豪情壮志。词人已经逝去久远了,但是词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至今仍激励着后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