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坚持按《准则》办事——记邱少云生前所在部队某团党委端正党风二三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2-12-15
第4版()
专栏:

坚持按《准则》办事
——记邱少云生前所在部队某团党委端正党风二三事
祁连山北麓的群众盛赞当地驻军——邱少云生前所在部队某团党委有一个好的党风,说他们:“三拒贿赂作风硬,常在河边不湿鞋。”一个晴朗的日子,我们来到这个团驻地,耳闻目睹,果然名不虚传。
采购八十万元畅销物资不送一份礼
今年,这个团搞营建。有110多种材料、两万多吨物资要靠自筹。过去,受社会上“关系学”等不正之风的影响,他们派“有门路”的人到外地搞采购,一次,被自称卖主的投机倒把分子骗取三万六千元巨款(后追回),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今年团党委接受教训,坚决按《准则》办事。他们选派6名思想好、作风正、讲原则、懂业务的干部担负采购任务,坚持对采购人员“外出之前有交待、在外期间有联系、归队之后有汇报”的制度。二营管理员李金堂外出采购钢筋,对方提出如降价需要送给一些木材的附加条件,李管理员没买这个账。他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协助下,跑了几十里路,找了6个单位,终于买到了32吨价格低于原卖主15%的钢材,节约了3,400多元。
2月份以来,采购小组先后跑了6省市27县,与150多个单位搞洽谈,与430多人打交道,没有拉一个熟人关系,没有送一分钱的礼,硬是依靠组织和正当渠道,采购了80万元的营建物资,及时保障了施工的需要。
与十八个建筑队打交道不受一次贿
在施工中,部分技术活需要承包给地方建筑队,有五个省市的18个地方建筑队闻讯以后,争相联系承包活路。新疆一个建筑队为了抢先订到合同,私下找团长晏成忠说:“如果承包给我们,我们给每个团领导赠送一件新疆细毛羊皮大衣、一件皮夹克和十斤上好的新疆葡萄干。”晏团长说:“营建包给谁,要看包工队是否具备承包的条件,是否保质保量按期交付工程。”他回绝了送礼要求。其它建筑队看到这个团的领导“送礼不收、请客不去、便宜不沾”,也都悄悄收起了礼物。
最后,他们与符合承包条件的两个建筑队签订了承包合同。施工开始后,一个建筑队为了在施工用料、质量把关等方面让团里“高抬贵手”,趁部队出操时,给每个团首长床下放了5斤香油和两瓶河南名酒“张弓特曲”。团领导发现后,将礼物全部退回。由于他们拒贿赂、不收礼,口不短,手不软,因此,在施工中敢于理直气壮地把好质量关。对于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工序,不仅要建筑队返工,造成材料浪费的,还要求补偿损失,使建筑队自觉按规定和合同办事。
联运两万余吨货物不请一次客
这个团70%的营建物资,需要驻地附近的武威南铁路分局安排车皮运输。平时,部队经常派出“学雷锋小组”到车站、医院、街道、商店,为职工群众做好事;节假日,部队派出执勤人员,到车站、街头维护秩序,扶老携幼。
部队的好作风使铁路分局的干部、职工深受感动,他们对部队的施工大力支持。由于建立了新型的军民关系,双方未端一次酒杯,未送一份礼物,车站的工作蒸蒸日上,部队的两万余吨货物源源不断地运到了营建工地。
本报通讯员 骆正平 曹玉玺
本报记者 王钟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