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阅读
  • 0回复

赞“扁担电机”精神——就《经济日报》出版谈点意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1-01
第2版()
专栏:

赞“扁担电机”精神
——就《经济日报》出版谈点意见
万里
1983年,是党的十二大提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后的头一年。《经济日报》在这个时候创刊,为国务院贯彻党的十二大和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指导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推动技术进步,进行经济改革,重视知识,选贤任能,增添了一个新的舆论阵地,是件可喜可贺的事。编辑部要我写几句话,想起不久前在《解放日报》上读到的一篇小通讯——《李文华和“扁担电机”》,倒是和开创新局面颇有些关系。那么,就借此缘由写点读后感吧。
什么是“扁担电机”?
话还得从头说起。李文华是上海电机厂厂长,他听说南方各省甘蔗产量大幅度增长,许多糖厂加工能力跟不上,急需技术改造,便马上亲自跑到广东顺德糖厂调查访问,帮助这家广东省最大的糖厂改造了动力设备,“由蒸气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甘蔗日处理量提高33%,煤耗下降43%。这里还有个生动的插曲:为糖厂技术改造用的直流电机,订货时离榨糖季节只剩五个月了,而一般制造中型电机的周期是九个月。糖厂厂长签订合同后仍不放心,又亲自跑到上海探询。李文华说:“保证如期交货,我负责!”糖厂厂长忧心忡忡地说:“老李啊!你负不了责啊!糖厂开榨以后,农民每天用几百条船运甘蔗来榨,万一设备出问题,甘蔗处理不了,就会烂掉。那时候,几千农民会拿扁担打我们!”李文华信心十足地回答:“万一发生了这种情况,您打电报来,我李文华一定赶到顺德,陪你一起挨扁担!”因此,这批电机被工人们亲切地称为“扁担电机”。消息很快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甘蔗产区传开,订货单如雪片飞来,上海电机厂5、6月份直流电机的产量比上一年猛增一倍以上,投产后可使有关糖厂共为国家多创造6,000万元的财富。对于上海电机厂本身来说,更是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十二大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有没有可能实现呢?如果都能象上海电机厂这样,翻两番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我认为这个厂的事例,有三条对人很有启示:第一,在开创新局面中争分夺秒的精神。当李文华从郑德清工程师处得到信息时,毫不迟疑地立即出发到现场去调查访问;当顺德厂领导与工程技术人员对技术改革举棋不定时,李文华与郑德清商量后立即果断地提出方案;订货合同签订后,又发动工人,争分夺秒地组织生产,终于提前四个月完成了制造新设备的任务。这一连串果断行动,表现了上海电机厂的同志们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时间观念很强。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效益。如果一切按老框框老套套办事,慢吞吞地踱四方步,那就会丧失时机,不可能有什么“扁担电机”。
报道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没有说明这批电机的质量如何。我想质量可能是优良的。但我提出这个问题,并非多余的担心,各个工业部门一定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求速度,用最少的消耗造出最好的产品,力争做到物美价廉,适销对路,这应该是指导经济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的出发点。只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这种争分夺秒的精神就是值得普遍学习和提倡的。第二,工农结合,振兴经济。李文华等如此积极主动地为糖厂改造动力设备,既为本厂打开销路,又为发展农业作出贡献。这说明工农双方有了这种密切协作的精神,就会成为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动各方面工作,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现在我国农业正从自给半自给性生产向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变,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兴未艾,将为工业部门提供日益增多的丰富原料和日益扩大的销售市场。目前,多种经营正在广大农村兴起。农民们热切地希望科学种田,迫切地需要技术装备,来提高农副产品的商品率。从上海电机厂为南方各省提供甘蔗加工机械,还可以想到粮、棉、油加工机械,耕作、排灌、收获、运输机械,社队企业等等,有些设备老了,需要更新,有些还是手工操作,急需技术装备。所以说,当前正是科技部门与工业部门为农业服务的大好机会,都应当象上海电机厂那样,走出大门,到农村去,了解欣欣向荣的农业生产对新技术、新设备的需要,迅速作出规划,改造旧设备,设计和制造适合当前农村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各个工业部门都应当看到农村这个广阔的繁荣的市场。第三,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发扬知识分子的主动精神,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李文华不仅懂得专业知识,还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为农业服务进行技术改造的自觉性,否则,他不可能当时就提出改造设备的方案。他如果没有足够的业务能力和组织才能,也不可能如此有把握地完成这项紧急生产任务。“扁担电机”也许真的会变成挨扁担的电机。这充分说明了专业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性。上海电机厂尊重和依靠知识分子内行办企业,知识分子又能积极发扬主动精神,这一点意义很大。
我从上海电机厂的事例中想到这三条,把这三条综合起来,称之为“扁担电机”精神。这种精神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一个强大的动力。
在开创新局面中争分夺秒的精神;工农结合振兴经济;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发扬知识分子的主动精神进行技术改造,也应当是《经济日报》重要的宣传内容。希望《经济日报》在振兴经济,发扬“扁担电机”精神中更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