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及时传递信息支持专业户、重点户发展生产 壶关县建立经济情报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17
第2版()
专栏:

及时传递信息支持专业户、重点户发展生产
壶关县建立经济情报网
本报讯 通讯员籍希晋报道:山西省壶关县在全县建立经济情报网,及时向“两户”和新的经济联合体传递经济信息,帮助生产者按照国家和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
据去年年底统计,壶关县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运输业等专业户、重点户已发展到1.6万多户,占总农户的30%,其中加工业专业户又占“两户”的40%多。全县还出现户与户、户与集体、户与国营的新的经济联合体120多个。但是,这些专业户、重点户由于所处地位的局限,生产常常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比如,这个县1980年从外地引进了700多只小青羊,一两年就发展到8,000多只,后因卖不出去,饲养量很快下降到1,200只左右。又如,1981年全县就有100多户开窑烧锅,烧的越多,越卖不出去,商品积压破损,损失达两三万元。于是,县委决定在全县建立经济情报网,及时传递经济信息,避免盲目生产。
壶关县的经济情报网,由县、社、队三级组成。县设经济情报总站,公社和大队也分设经济情报站。经济情报网建立以后,多方收集和传递经济信息,进行市场预测。为了摸清省内外的市场销售情况和行情,他们聘请300名采购人员,在河南、河北、山东、天津、北京等省市设立了20个专业户生产的商品展销站,一边推销产品,一边调查市场情况。壶关县过去生产的红果制品主要销往东北各省,今年运往东北各省的红果产品较多,销路不畅。他们在沈阳展销过程中,了解到内蒙古市场红果制品不足,就派人到内蒙古去调查市场情况,及时向县里传递了信息,安排了社、队红果加工。去年光向内蒙古销售红果制品就达100多吨。
情报站的工作人员还深入调查了解“两户”的生产情况。去年全县山药蛋总产量达6,000多万斤,群众普遍反映卖山药蛋难。他们看到《山西日报》刊登天镇县磨山药蛋淀粉的消息后,利用有线广播在全县宣传,并派人到天镇学习技术,用山药蛋磨淀粉、做粉条在全县很快推开了。前几年辛寨大队的老陈醋一直是畅销热货,去年一开春却积压了。情报站发现主要原因是做醋的人多了,醋产量已达到饱和,要打开醋的销路,必须提高质量,增强竞争能力。于是,他们帮助辛寨大队的专业户从五个方面提高老陈醋质量,做到了夏不发霉,冬不结冰,香酸可口,久放不腐,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远销河南、陕西、湖南、吉林、黑龙江五个省、市。
壶关县还注意和省内外有关情报单位交流资料,互通情报。去年2月初,外省几个单位反映上党党参质量好,要求签订购销合同。壶关是党参的主要产地之一,近几年由于销路不好,党参种植面积减少,产量下降。县里根据外地情报,决定恢复党参种植面积,去年全县党参种了3,000多亩,党参产量已回升到10万斤左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