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阅读
  • 0回复

这里四季春常在——北京朝阳区双井旅馆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18
第2版()
专栏:通讯

这里四季春常在
——北京朝阳区双井旅馆见闻
本报通讯员 沙凤翼 本报记者 王钟人
一天,我们来到座落在北京广渠门外朝阳区工业中心的双井旅馆。只见高楼耸立,车水马龙。门前数十平方米的场地上停放着二三十辆不能进入市区的卡车和拖拉机。距旅馆不远,还有一个长途汽车站,来自唐山、天津、丰润、三河一带的旅客在这里换车。看来,这里是北京联系外地的一个繁忙的门户。
旅馆经理知道我们的来意以后,热情地介绍说:“我们旅馆,从1980年正式开业。85名职工,青年占70%。这两年,我们只做了一点点应该做的工作,旅客却给了很高的评价。现在,几乎每天都要收到感谢信或表扬信。”
我们接过一叠书信,细心地翻阅着。有一封从西北光学仪器厂寄来的信中写道:“我们是第一次来首都旅游,人生地不熟,很担心住宿问题。到贵馆后,受到了热情接待。在短短的几天旅游生活中,你们事事给予方便,处处给予照顾,待人真如亲人一样。特别是离馆时,我们忙于赶火车,不慎将一部华山牌135型照相机忘在你处617房间,我们怀着试一试的心情给你们挂了长途电话。当我们从耳机里听到你们已将相机妥为保存时,激动得热泪脱眶而出。”拾金不昧和对工作认真负责,说来并非难事,但旅客从这些生动的事实中受到很大的鼓舞,为首都增添了光彩。
河北蓟县一个工人因公负伤,架着双拐来京治病,他的爱人已经怀孕,随同前来护理。不想,孩子在旅馆出生了。当时,他们夫妇住在七楼,值班的服务员是两个年轻的姑娘,她们见此情景,急得束手无策。在五楼值班的服务员李小仙听说了,迅速赶来,给急救站打电话,并做善后工作。急救站大夫来到以后,发现产妇腹部仍然膨胀,原来体内还有一个婴儿,产妇这时发生难产。经大夫及时抢救,母子三人才安全脱险。其他楼层的服务员也纷纷送来小米、鸡蛋、红糖等物品。孩子的父母亲感动得流着眼泪,连声称谢……有人把无数称谢的言词汇聚成一句话:这里象春天一样温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