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出头鸟”与“爱鸟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18
第3版()
专栏:杂谈

“出头鸟”与“爱鸟月”
鲍林
“不怕枪打‘出头鸟’?”
“如今是爱‘鸟’月。”
这是本报13日关于广西艺术学院一篇报道中的一段很妙的问答。
问者大约“余悸”未消,答者——六教授却是睿敏而幽默,对党的政策与自己的命运充满了信心。
在那“火烧炮打”的日子里,知识分子仿佛成了不祥的“鸱枭”。在飞弹流矢之中,多少饱学的专家学者无声无息地倒下了,幸免于难的惶惶然如“惊弓之鸟”,躲避之不暇,遑论“出头”?
“虹销雨霁,彩彻云衢。”如今,党中央三令五申,不容许歧视、排斥、压制、打击知识分子。林中有了禁令,知识分子可以欢悦地飞舞翔集,大展宏图了。
然而,禁令是一回事,禁令能否遵守又是一回事。我们不是时常听到“偷猎者”的枪声吗?不是或明或暗地把“珍禽”视为“害鸟”吗?这一切说明:“爱鸟”——尊重知识,爱护知识分子尚未成为某些人的自觉行动。我们还必须继续阐释“爱鸟”的重要意义;还要把“爱‘鸟’周”、“爱‘鸟’月”之类的活动经常开展下去;对于那些目无法纪的“猎手”们,要予以批评、教育,没收他们赖以逞威的“枪支”,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应绳之以法。
比喻常常是蹩脚的。自然界的鸟类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们社会的知识分子不仅可以而且应当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这方面,广西艺术学院六教授、湖南大学两教授已经做出了榜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