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不在城市享清福 愿为山村献余热——记北京部队某军后勤部原政治委员、离休干部张子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02
第3版()
专栏:

不在城市享清福 愿为山村献余热
——记北京部队某军后勤部原政治委员、离休干部张子严
1978年11月,北京部队某军后勤部原政治委员张子严回到河北省平山县合河口公社杨家庄探亲。回到别后数十年的家乡,他心情很兴奋,但是看到家乡面貌变化不大,心里又象压上了块石头。由于极“左”路线的长期干扰,这个小山村人们的生活还很穷困,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一个工值只有三四毛钱。几个老人对他说:“这些年可把我们折腾苦了,再这样下去,恐怕连人也呆不住了。”
在家乡的所见所闻,使这位1937年参加革命的老八路的心情很不平静。一个解放四十多年的革命老根据地,却如此穷困落后,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他深感内疚!张子严想: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在这里贡献晚年余热,改旧颜换新貌,远比在休干所有意义得多。正在这个时候,党的三中全会召开了,党的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深深地启发和鼓舞着他。“靠山吃山,要想富多栽树,这就是家乡致富的出路。”张子严毅然向休干所领导请了长假,决定回老家“养病”。他带着十字镐等植树工具,于1979年10月回到杨家庄,住在弟弟家里,从此开始了他晚年的新生活。
张子严回家的消息在全村一传开,有的赞成,也有人不理解,对他说:“我就是想不通,你为什么放着清福不享,跑到这里来受罪?”更多的人则怀疑这是他脑门子发热,干不了几天准回石家庄。对于各种各样的议论,张子严没有做什么表白和解释。他一面和队干部商定了十年奋斗规划,一面同群众一道上山挖坑、换土、栽树。
从城市到农村,从休干所到深山沟,真正扑下身子干活,的确要吃许多苦,受不少累。首先,生活上不适应,以前吃惯了大米、白面,在乡下却以玉米为主;以前住惯了有暖气的房子,在乡下要割柴禾烧土炕;以前点电灯,这里是煤油灯;走路也不方便,村子四周全是山,出门就爬坡,到处坎坎坷坷。张子严摔伤两次,一次摔断两根肋骨,另一次摔伤了尾骨。这对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来说,其痛苦可想而知,但老张对这些却不在意。他想,战争年代出生入死什么苦没吃过?现在吃点苦,对自己是一个磨练,也有利于体察群众的疾苦,增进和他们的感情。再说,为改变穷困面貌,为子孙后代造福,这个宗旨什么时候也不能变。因此,他和在战争年代一样,什么苦都吃,甚至准备牺牲。他的生活和其他社员一样,一年到头吃玉米面、山药蛋,从来不要什么照顾。植树中最重的活是挖树坑,撬石头,挖时间长了,老张一弯腰头就晕,只好跪着挖,坐着干。他平均每天干十来个小时,坚持挖十几个到二十几个坑。手上大小裂口,经常满手血丝丝的,胶布裹得横七竖八。
张子严的苦干实干精神,影响和带动了干部和群众,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现在杨家庄的沟沟岔岔,部分山山岭岭都有了树,大的已长高四五米了。几年来累计人工植树30余万棵,成活的约15万棵,其中约有1万余棵是老张自己栽种和抚育活的。
张子严亲自动手,带头养兔,开辟了山区养兔致富的新门路。他还发挥当年在部队行医二十余载的技术专长,热心为群众看病,医治病人1,200余人次,抢救危重患者三名,被誉为八十年代的“活华佗”。
他办夜校,讲党课,走街串户,广泛深入地宣讲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宣传山区可以致富的道理,坚定人们热爱山区、奋发致富的信心。如今的杨家庄,出现了五业兴旺、由穷变富的勃勃生机。
张子严以自己出色的工作,赢得了党和人民的爱戴和称赞。去年5月,他光荣地出席了北京军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代表会议,荣立二等功,被评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标兵和模范党员。
在艰苦和荣誉面前,这位跟党干革命几十年的老党员,是如何对待的呢?这里,只抄录两段他最近写下的日记:
“在我的晚年,能够与家乡人民一起,使杨家庄彻底富裕起来,我觉得比干什么都强。我决心在杨家庄坚持下去,搞到底,直到我见马克思为止……。”
“在艰苦的环境里,虽然没有城市的物质享受,但却有着丰富的精神乐趣……”
杨世伟 曹继铎(附图片)
图为张子严(右)同社员一起挖坑、栽树。 甘成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