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四千年前的哈拉帕“印章文字”初步破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5-24
第7版()
专栏:国际考古

四千年前的哈拉帕“印章文字”初步破译
本报讯 据联邦德国《明镜》周刊报道,美国著名考古学家瓦尔特·费尔塞维斯破译四千年前的哈拉帕“印章文字”初获成功,使“哈拉帕文化”研究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六十年前,考古工作者对印度河流域的古城哈拉帕和摩亨约·达罗(均在巴基斯坦境内)遗址进行了极为完整的发掘。丰富的出土文物展现了当时印度河流域的居民已有相当高的物质文明。在哈拉帕出土的文物表明,当时居民们的村落十分整齐,住房都是用石头建造的,规格划一。室内有用粘土制作的各种家用器皿和储藏食物用的罐子,其重量和大小各户都一样。手工业者已能制作金、银、铜、青铜的器具。居民们还会种植棉花、谷物、蔬菜,并饲养有用的牲畜。他们还修建了十分规范化的灌溉网和下水道,而且发明了风磨。考古工作者把在哈拉帕发现的古代文化命名为“哈拉帕文化”,并开始对它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但由于对出土文物中发现的一种文字无法破译,使研究工作长期陷于停滞状态。
这种被称为“印章文字”的哈拉帕文字是用滑石块和粘土坯制成的正方形图章,一半是符号,一半是图画。(如图)已出土的符号共四百一十九个。由于这种文字跟其他古代的文字毫无相同之处,专家们虽经多年探讨,仍然无法解释。瓦尔特·费尔塞维斯从研究印度东南部古代民族达罗毗荼人的方言入手,对每个字和音节寻踪觅迹,终于破译出四百一十九个符号中的约一百个。
据介绍,瓦尔特·费尔塞维斯从已破译出的“巴图卡朗——附近村落的尊贵的主人”、“莫纳拉——富有的、一百块田地的女主人”等印章的文字记载中推断出,哈拉帕文化时期的社会阶级分化已很明显,出现了一批富有的贵族,而且妇女在社会上享有地位。在社会结构方面,除贵族外可能还有手工业师傅等称号。瓦尔特从另一些破译出的印章文字中还发现,当时各村落都以一种动物的图象当作自己的标记,鳄鱼可能还被用来代表酋长或首领。贵族们自认为出身于月亮、太阳或星星。
这位专家还发现,古代哈拉帕人没有宗教信仰,因为大量的出土文物中至今未找到任何庙宇、祭坛之类的建筑物。他还研究出当时的居民在计数时采用“8”进位制。他们的历法以三十天为一个月。(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