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戈壁滩上的坚强战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9-01
第4版()
专栏:通讯

戈壁滩上的坚强战士
本报记者 朱习华
在戈壁腹地的边防线上采访,听指战员们说:“人民托我守边防,我守边防为人民。”一天晚上,我跟某团政治处主任老刘说:“有这样崇高思想的干部和战士,也许有不少动人的故事,请你讲一讲吧!”他笑盈盈地说:“故事太多啦,怕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今天,先说个巴图那生放牧军驼的事儿。
1980年春天,额济纳旗的蒙古族青年巴图那生高中毕业,应征入伍。连里没有叫他值勤戍边,却交给他一项特殊使命——放牧三十多峰军驼。从此,他风餐露宿,在风沙茫茫的瀚海里,度过了三年放牧生活。逢年过节,连队聚餐呀,开联欢会呀,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可巴图那与生军驼作伴,依然在沙漠里游牧。人瘦了,军驼肥了,巴图那生荣立了三等功。”
“巴图那生现在还放牧吗?”“不啦,他去年冬天退伍了。退伍前他跟连里说,我得把军驼全找回来。你知道,在荒漠性草原上放牧的军驼非常分散,找齐可不容易。巴图那生穿上皮衣戴上皮帽,骑着军驼上了路。晚间赶上牧民的蒙古包,就借住一宿;赶不上就跟军驼一起睡在戈壁滩上。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狼尾巴都能冻掉的呀!直到把所有军驼都找到,他才离开部队回了家。”“这下他可放心了。”“不,他退伍后还惦记着有些军驼害疥癣病,找兽医,求方子买药,托人捎到连队。”“真想见见这位可敬的蒙古族战士。”“他家住在牧区,离这里可远啦。不过,我们这儿象巴图那生那样热爱边疆的战士多得很呐,随处都可看到。”
老刘的话一点不差,我在某部边防哨所采访时就应验了。这个哨所座落在一个秃秃的石头山上,山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时下正是酷暑天气,白天地面温度高达五十七八度,灼热的沙砾埋上鸡蛋,半个小时就能熟,山上没有水源,吃用的甜水从20公里以外运到山脚下,还得用肩膀挑到山顶。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干部战士依然充满乐观情绪,自己动手,建设营区,美化环境。今年,他们重新粉刷了厨房,修建了蓄水池,还建了花坛,种了十几种花。如果说,在这里值勤的蒙汉战士如亲兄弟,一点也不过分。他们哨所的洞门上,就镌刻着“哨所为家”四个大字。
戍边战士不容易吃到新鲜蔬菜,负责后勤工作的同志看见战友常年吃压缩菜,倒了胃口,心疼得很。他们千方百计在戈壁滩上试种蔬菜。采访途中,我参观了某部五连一个办得颇出色的菜园:高大的榆树、沙枣树和杨树,把座落在戈壁滩上的菜园围得严严实实。园内浓荫密布,渠道流水潺潺,菜畦里种有韭菜、茄子、西红柿、芹菜、黄瓜、辣椒、豆角、胡萝卜、土豆、南瓜、西葫芦、芫荽和大葱,郁郁葱葱,煞是可爱。据介绍,这个菜园建起有十来年了。从1976年起,全连蔬菜基本自给。当然,万事开头难,原有的沙土含碱量高,无法种菜。指战员们用架子车和肩膀,把十几公里以外河槽子里的好土运来,调换了原来的土,才造出这块沙海里的“伊甸园”。一位负责同志参观后,曾挥毫题诗:“千里戈壁,十亩江南,百颗红心,一等钢连。”
说来也巧,我跟老刘谈起这个菜园如何好,他说,这个连还有个很出色的炊事班长呢。他叫王长,老家在甘肃宁县农村。担任炊事班长后,他立下“军令状”:保证全连中、晚餐吃上“四菜一汤”。这几年基本上已经兑现。他还搞起了面包坊、酱油坊、醋坊。在不毛之地,要办成这些事真不容易。这个王长最大的优点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他用津贴费买技术书、买炊具,有空就琢磨刀工啦,火候啦,烹调技术提高很快。1981年春天他回老家探亲,看见家门口有个柳木疙瘩,就用铁锹挖出来。人家探亲回部队,总是带点吃的用的,他却用麻袋背回个柳木菜墩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