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不追求票房价值 不上演庸俗剧目 不接受特殊招待 壶关县秧歌剧团坚持“庄户剧团”优良传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0-09
第1版()
专栏:

不追求票房价值 不上演庸俗剧目 不接受特殊招待
壶关县秧歌剧团坚持“庄户剧团”优良传统
本报讯 据《山西日报》报道:壶关县秧歌剧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商品化倾向。他们常年累月上山下乡,为农民演出,受到了广大群众赞扬。
秧歌剧团的前身是早已闻名全省的“庄户剧团”。七十年代,他们发扬老八路文工团的优良传统,轻装简束,深入山庄窝铺,送戏上门,被山区人民誉为“庄户剧团”。十多年来,剧团演员几进几出,领导也换了二任,但“庄户剧团”的本色没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特别是为广大农民服务的宗旨没变。他们坚持“庄户剧团”的优良传统,克服单纯追求票房价值和怕苦怕累的思想,坚持90%的时间到农村,一半多时间到山区演出。并在提高演出质量和创作地方剧目上下硬功。近几年,他们先后改编和创作了《顾驴》、《英烈传》、《侍女登科》等12个现代戏和传统戏,自编自演了大量的传统小戏、小歌舞,还拍了《打酸枣》、《侍女登科》两部电视片。
近几年,由于农民经济状况迅速好转,对文化生活要求越来越迫切,不少大队为了请剧团多唱戏,又摆酒席又送礼,搞特殊招待。遇到这种情况,剧团党支部总是婉言谢绝。有一次,剧团在本县西川大队演出,大队拿出十篓苹果赠送领导和每个演员,大家婉言谢绝。后来大队又把苹果送到剧团县城住地,没办法,只好收了苹果,随后按价付款,寄回了大队。
壶关县秧歌剧团,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不论是票价高还是票价低,都一样对待,认真演出。同时,在和群众长期广泛的接触中,他们也受到了教育,丰富了演员生活,吸取了政治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和艺术水平。他们不追求票房价值,但并没有影响收入,相反,由于深受群众欢迎,收入由原来每年一、二万元增加到七、八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