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0阅读
  • 0回复

“知己”三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2-01
第8版()
专栏:

“知己”三题
宋志坚

高级工程师章仲禹,为了把他发明的水平连铸技术运用到钢铁工业中去,请求调往马钢。但商调一开始就被思贤若渴的太原市市长王茂林压住了:“你还是留下来的好。山西省得发明奖的不多,这次只有你和陈惠波。留下来,你的待遇不会比他低。”待遇,无非是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章仲禹没有因此而感激涕零,他先是据理力争,接着就痛苦失望,因为他想的并不是这些东西。
韩愈在《杂说四》中说到“真不知马”者有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改善知识分子的生活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确已刻不容缓。但仅此一举毕竟离“知己”二字相去尚远。十年内乱,使不少知识分子感到最苦恼的是“报国无门”,才华和岁月一起流逝。他们多么希望这一切能得到补偿。
王茂林毕竟也是知识分子出身的领导干部,他理解了章仲禹的这一苦心,终于批准了章仲禹的申请报告。我想,那篇介绍章仲禹的通讯《莫愁前路无知己》中说的“知己”,也包括这位市长的。

章仲禹的知己,把“乌纱帽”拿在手里的白凯也是一个。白凯信任他,支持他,但也批评过他,并且很严厉:“你心眼儿太狭窄,今后你不要再对我讲这样的事。”章仲禹并不感到委屈,恰恰相反,他心里热呼呼的,把白凯当作自己的良师益友。
知识分子自然也会有缺点。白凯看到这一点,而且一针见血指出来;知识分子自然也会正确对待批评,白凯相信这一点,因而直言不讳。说他是知识分子的知己,是恰如其分的。百般挑剔,横看竖看不顺眼,动不动就说人家翘尾巴,当然成不了知己,但一味的为知识分子捧场,叫好,戴高帽,似乎也不是知己的所为。此二者其实都没有把知识分子当作自己人。
鲁迅在同“革命文学家”们论战时,曾期待能有真正操马克思主义枪法的人来狙击他,说出他的病根,终于未能如愿。但瞿秋白在《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中对鲁迅前期的思想作了深刻的分析,也有尖锐的批评,鲁迅看后心悦诚服。这就是因为瞿秋白了解鲁迅,并且把他当作自己人看待,因而,鲁迅也才会把他当作知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在章仲禹的知己中,有的本身就是知识分子,例如担任省科委副主任的老专家庄国绅。他在反推式水平连铸机鉴定之后,就向章仲禹提出了新的课题:“你想到过把这项技术用到钢上去吗?”假如庄国绅不是个懂行的,是不会一下子就问到章仲禹的心上去的——这就叫有共同的语言。
共同语言,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不懂得二十四节气,无法和老农谈种田;不晓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没法想到反推式水平连铸机的推广应用。有许多事情,只靠一种“想当然”的推论,或者“大概如此”的愿望,是不能扎扎实实地搞出来的。这,就是“内行”与外行的区别。
当然,这并不是说只有知识分子出身的干部才能同知识分子有共同的语言。白凯十五岁就参加革命,上学时间不多,但他肯放下架子,虚心向知识分子学习。有人对章仲禹不服,向白凯告了一状,说他主观,骄傲,白凯却说:“他是技术人员,技术问题不听他的听谁的?”有了这一条,共同的语言也会多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