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创作技巧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1-02
第7版()
专栏:文艺评论

创作技巧问题
杜埃
创作不能模仿,不能依样画葫芦,否则就不称为创作。每个创作者都应有自己作品的个性,因为事物本身就是各具不同个性的。但创作者应该借鉴,借中外古今之鉴,凭借鉴汲取有益的营养,而营养是需要通过自己的肠胃血液消化的。有借鉴和没有借鉴,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是大不相同的。博览群书,勤于生活实践和写作实践,是一个基本的东西。一篇作品的产生,是思想、生活、技巧三者有机联系化合而成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是重要的,而且是指导观察事物的武器。但没有一定的生活和写作技巧,还是不能构成一个作品。过去多年来由于某些“左”的思潮,特别是林彪、江青一伙横行时期,把三者有机物之一的政治思想孤立起来,奢谈“政治第一”,忽视技巧,把技巧打进冷宫,甚至一谈技巧便斥为修正主义,把内容和形式,把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表现手法对立起来,其结果是扼杀文艺创作。过去这类孤立地强调“政治第一”的论点是不少的,影响所及,使写作者大有“谈虎色变”,对技巧问题至少有点“噤若寒蝉”。极左影响被清算之后,这方面好多了。现在全国文艺战线都在谈如何开创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新局面,来个突破,提高作品的精神和技巧质量。因此我对林泽生、黎伟东两同志经过三年努力,多方搜集,广征博采,编了这本谈创作技巧的《中外名作家论创作技巧》,是表示赞赏和支持的,因为它是为众多的写作者提供借鉴所需要的。
技巧也不是孤立形成的,它与生活分不开,首先是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如伟大的苏俄十月革命后产生的法捷耶夫的《毁灭》、绥拉菲摩维奇的《铁流》以及反映一九○五年俄国革命前后的高尔基的《海燕》、《母亲》,中国抗美援朝时期的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和打倒“四人帮”后艾青诗作《在浪尖上》,以及柯岩等等诗人的篇章,这些名作具有各自独特的技巧手法,写出了各个不同时代、不同主题,这就是因为作家、诗人有其强烈的生活感和时代精神,运用相应的技巧把它表现出来。离开了生活,技巧便成为没有生命力的东西。
但是,作为技巧本身来说,还是有它某种相对独立性的。这种独立性正如事物的共性中有其各各不同的个性一样。技巧不是自成的,除了上述有关联的因素以外,还要借助于个人的素养、生活的感受、情感的熔冶和勤学苦练、多读多写,古人说“熟能生巧”是否就是这个意思呢?
所谓“熟”者,里面就包括感受、感情。情里能生巧,富有真实感情,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语言技巧。刘勰的《文心雕龙·情采》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既然“情”是文之经,那么情也能生巧,这与“熟能生巧”是不相悖的。所谓“熟能生巧”的“熟”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活的熟,感情的成熟;二是勤学苦练。
写人物时,有的用画龙点睛,有的用白描,有的用细腻笔法,有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等等技巧手法。技巧不能照搬,但可借鉴。技巧手法不是只有一种,可以因人因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多种技巧来表现。在这里,应力求做到的,主要是养成自己的技巧个性,自己的风格。这当然不是容易做到的,但可以从苦练中逐步做到。
(本文是作者为《中外名作家论创作技巧》写的序,本报略有删节,该书即将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