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6阅读
  • 0回复

村支书赶年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2-01
第2版()
专栏:

村支书赶年集
本报记者 段存章 本报通讯员 张文显
腊月初十,是河北省玉田县鸦鸿桥集日,这个京东古镇本来就很繁华的集市显得更加热闹。大清早,两个衣着朴实的农民来赶年集,这是离这里三里远的丰润县西张庄子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宝玉和支委王庆贵。
宝玉和庆贵今天不买年货,专来看看集市贸易的繁荣景象。来到市上,他俩立刻被壮观的场面吸引住了:大牲畜市上人欢马叫,上千头骡马牛驴黑压压一片;家禽家畜市上,狗市猫市热闹非凡,有七八百只狗,一二百只猫,最好的狗售价200多元,最好的猫售价15元;在别处少见的泥人市也吸引着不少的顾客;鞭炮市场,爆竹的清脆响声接连不断,更给腊月集增添了热烈的气氛。一位老大爷风趣地对他俩说:“看看,鸦鸿桥集市盖京东啊!”宝玉和庆贵一年四季不断到鸦鸿桥赶集,可是从来没有今天看的这样细致,感触这样深。他俩边走边看边听边想,是党的政策给农民带来了致富路,活跃了农村经济,大批农民进入了商品流通领域,这是解放以来从没有过的好形势!
他俩穿过一个又一个市场,近中午的时候,走进了鸦鸿桥工商管理所,所长赵更新热情地给他俩介绍办集市贸易的情况,他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不准农民搞商品生产,东挡西拦,又批又罚,闹的社员偷偷钻在庄稼地里买卖猪娃,把历史上本来很出名的集镇搞得冷冷清清。现在好了,我们党的政策鼓励农民发展商品经济,方圆百里内的人们都来这里做买卖,今日赶集的有10万多人,成交额可达100多万元。集市贸易发展了,反过来又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我们附近各村都搞起了商品生产,有的做手提包,有的做钱包,有的做腰带,有的摇沙发簧,哪家一年不收入几千元!”
李宝玉听得入了迷。他想,原来总以为自己村这两年搞得满好了,纯收入49万多元,加上其它各业收入,人均收入达800多元,在全县冒了尖,谁知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自己村应当扩大生产门路,富上加富。
这时,他又想起刚才集市上一位老大爷以2.6元钱一斤的价,买了两条大鲤鱼的情景,便随口问起鲜鱼的上市情况,老赵回答说:“鲜鱼比较紧张,特别是鲤鱼,本地不产,都是从外地来的,前些日子,供销社从江苏太湖买来一车鲤鱼,一斤卖两元二角钱,没等上集市就抢购光了。”李宝玉接过话茬说:“我们村发展养鱼,给你们市场提供鲜鱼,怎么样?”赵所长高兴地说:“那我们太欢迎了,可以给你们提供场地,开个鲜鱼市。”
在回村的路上,李宝玉和王庆贵边走边交谈赶集的感受。宝玉说:“这一看找到了生产门路,把咱村中几个废坑塘利用起来,发展成养鱼基地”。庆贵点点头说:“行,过了年就动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