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阅读
  • 0回复

专家“会诊”查病因 领导拍板下决心 南京酿造业技术改造首战告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3-20
第2版()
专栏:

专家“会诊”查病因 领导拍板下决心
南京酿造业技术改造首战告捷
本报讯 记者朱维群报道:去年,南京市采纳专家建议,从抓技术进步入手,使全市最落后的酿造行业技术改造首战告捷。
在南京具有传统风味的酱油、醋、酱菜等酿造制品中,不少产品曾蜚声海内外深受好评。但是,近几年来品种逐年减少,质量不断下降,物美价廉的产品供不应求,群众意见很大。去年初,省微生物学会受省科协委托,派专家对这个行业进行全面调查。结果表明,缺乏技术力量,忽视技术进步,是造成该行业落后的主要原因。根据会诊情况,专家们对这个行业的技术改造、技术进步及智力开发等问题提出了一整套方案、建议。
专家会诊的意见,受到省、市有关领导的重视。南京市委书记刘峰到市酿造公司听取了汇报,并到9家工厂实地调查,帮助制定落实行业改造计划。去年以来,这些工厂集资200万元,建设技术设备较为先进的酱油、醋和腐乳三种主要产品的生产车间,改造了48个露天发酵池,采用发酵新工艺;成立了全省第一个酿造调味品研究所,开展了试制新产品、筛选菌种、节约能源等7个项目的研究;制定产品的质量与卫生标准,推行标准化,成立职工学校,举办酿造专业培训班,已培训328人。公司还派出10名青年骨干到全国性酿造职工大学和培训班学习,加强行业智力开发。
这些措施很快收到成效。去年全行业研制成新产品、恢复传统名特产品共24个,增加不同规格包装14种。红辣方豆腐乳第一次被评为省和部的优质产品,机轮酱油和多味豆腐乳被评为省商业厅优秀食品。产值和利润分别比上年增加7.6%和12.3%。
编后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中就有两件是属于酿造业。虽然生活中少不了酿造制品,但在不少地方,酿造业却不被人重视,一不给更新设备、技术改造投资;二不分配科技人员,使酿造业只能维持生产,甚至每况愈下。南京酿造业在省、市领导的支持下,以技术进步为重点,抓了一年行业改造,很快有了起色,充分显示出科学技术的威力。我们的工业领导部门,如果从“大行业”、大项目的投资中挤出一点暂时不用的钱,从人才积压的地方抽调几个知识分子,用到落后的“小行业”中,既无损于“大行业”,而对于众多“小行业”的起飞,对方便广大群众的生活,又可起到很大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