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0阅读
  • 0回复

在《上海公报》的诞生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01
第3版()
专栏:

在《上海公报》的诞生地
本报记者 袁先禄 席林生 郭伟成
4月30日,美国总统里根和夫人来到上海访问。这个濒临太平洋西岸的中国最大的城市,是中美《上海公报》的诞生地。十二年前,尼克松前总统和周恩来总理在这里共同发表了这一影响深远的文件,结束了中美两国长期隔绝的状态。今天,中美建交后第一个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来到这个城市,不能不使人们回顾一下十二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
里根总统中午到达上海,从机场驱车直驰座落在上海西郊的福克斯波罗有限公司参观。这家公司是最早创办的一家中美合资企业。在公司的系统工程车间,里根受到公司中美双方负责人的欢迎。里根在讲话中赞扬这家公司所首创的事业表明,中美合作有着广阔的前景。随后,他观看了中国技术人员操作将要投产的数控计算机表演。在公司的装配车间,洁净的厂房里坐着的几十名中国女工正熟练地焊接着线路板。里根总统坐到一位女工旁边,仔细地看了看,然后拿起电烙铁在线路板上焊了五个点。他高兴地说:
“这是我参加制作的线路板。”
下午,里根总统访问了复旦大学。在这里,他受到了里根夫人的一位老校友的欢迎。复旦大学女校长谢希德教授四十年代曾就读于美国史密斯学院。这也正是总统夫人南希的母校。里根多次提到他同复旦大学的“家庭联系”,使他对这所学校的访问增添了亲切的气氛。
在复旦大学,里根总统到外文系和国际政治系学生上课的教室,同学生交谈,对学生提出的有关美国青年学生情况、青年未来作用,中美学生交流以及中美友好关系等问题作了答复。在回答他将怎样向美国年青一代介绍中国见闻以及今后如何发展中美关系等问题时,里根总统说,他这次访问中,印象最深的,第一是友好,第二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文明。访华的五天见闻将深深地留在他的记忆之中。他说,同中国领导人的会谈,增进了相互了解。我们同中国政府签订了三个协议,这无疑将会加强中美在各个领域里的合作。
接着,里根总统在学校的大礼堂发表演讲,回顾了过去五天难忘的经历,谈到了中美科技、学术交流方面近年来取得的进展。里根总统向师生们说,赵紫阳总理今年1月访美期间说,他“从来没有料到,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怀着这样深厚的友情。我高兴地说,我也可以用同样的赞扬来回赠中国人民。我发现,中国人民对美国人民怀有同样热烈和深厚的友情”。在结束演讲时,里根总统又说:“我们欢迎你们多多了解我们,人民之间的友谊就是这样开始的,而人民之间的友谊,是政府之间的友谊的基础。”里根的这番话赢得了复旦师生的热烈掌声。
里根夫人在上海参观了少年宫。少年宫门口,五百多儿童手持花环雀跃欢唱,仪仗队鼓号齐鸣。在大厅里,里根夫人观看了器乐独奏、舞蹈、木偶戏。其中一些少年艺术家将作为这次中美文化交流协定签署后的第一批文化使者出访美国。里根夫人高兴地说:“你们将去白宫表演,并在那儿吃午饭。”少先队员们把艺术玩具“熊猫一家”作为礼物赠送美国儿童,请里根夫人转交,以表达对美国儿童捐款抢救大熊猫的谢意。
晚上,汪道涵市长设宴欢迎里根总统。汪市长和里根总统在讲话中都指出中美合作的广阔前景。里根总统和夫人在上海已经进行的短短半天访问已证明了这一点。它表明十二年前有远见的政治家们所开辟的中美交往之路已越来越宽广。
当然,中美关系发展的道路不是平坦的。人所共知的障碍使中美关系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里根总统这次访问如能导致这种障碍的逐步消除,那末,今后两国的合作将比《上海公报》以来的十二年迈出更大步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