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打破“保险箱”实行“淘汰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24
第5版()
专栏:学生的建议

打破“保险箱”实行“淘汰制”
南京航空学院学生 郭 扬
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情况,这就是“进校困难,毕业容易”。为什么毕业容易呢?因为要从高校毕业,实际上只需两个条件:一是大错不犯;二是每次考试六十分以上。只要够上这两个条件,那怕思想品德欠佳,能力低下,仍可以毕业,捧到一只铁饭碗。因此有人把进大学称为“保险箱”。
“保险箱”并不都是优点。一批缺乏学习自觉性的“不好不坏过得去”的学生在这个“保险箱”里不思上进。他们贪图安逸、作风涣散,在学习上得过且过,平时抄作业,在考场上作弊,辜负了国家对他们的期望。但是,现行的高等教育制度对这批人却无能为力。这样,学生一旦进入大学,就可以十分轻松地混到毕业。这就是目前这个“保险箱”的弊端所在。
要打破“保险箱”,就应当在高等院校、中专实行正常的淘汰制。没有淘汰就没有发展。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淘汰的过程。目前,在高等院校和中专学校里,没有正常的淘汰制,只有病退和处分形式的退学,后者只是那些严重违反校规的人和那些堕落成为刑事犯罪分子的人。在高等院校中,实行淘汰制,保持一定的留级率,虽然毕业人数将有所下降,但毕业生的质量必将大大提高。首先,淘汰了不求上进者,就会促进其他学生的勤奋学习;其次,一定的淘汰率在学生中可以产生一种压力,这个压力是一个还不成熟的青年学生成才的必不可少的外界因素,对于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的工作作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行淘汰制,学校领导和大学教师对学生必须有严格的要求,应该把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与对教师的考核结合起来。
我国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成败的关键就是能否在全民族中形成人人勤奋工作,个个埋头苦干的良好风气。在考进大学后就去掉了学生身上的压力,而仅依赖他们不成熟的自觉性去刻苦学习,这不能不说是现行高教制度的一个很大的不足。我希望教育部门重视这一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