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希望文艺部门抓好文艺改革 文艺改革势在必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5-25
第2版()
专栏:

希望文艺部门抓好文艺改革
文艺改革势在必行
秦怡委员(上影演员剧团副团长)说,吃“大锅饭”是多年来文艺事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这种情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我们厂两千人,闲置人员很多。他们不是不愿工作,而是没工作可做。我们演员剧团很愿意为基层演出,但我们一分钱的经济权利都没有,只好想想而已。我们的国产片质量很低,是不是我们拿不出高质量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片子呢?不是的,并非我们没有能力,而是没有挖掘潜力,没有好好地培养人才。我们拍戏时,工作人员是很辛苦的,是无名英雄,工资低,又没有奖金,这样下去怎么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呢?赵总理的报告号召我们,你们去闯吧。对的,我们就是要积极去改革,但是,我们不要搞商品化。要搞好的艺术作品,既要使大家受教育,又要有经济效益。我希望文艺部门的领导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抓好文艺改革。
文化部应重视曲艺、音乐
韩起祥委员(延安市政协副主席)说,曲艺宣传效果较大,全部道具用不了一架钢琴的钱,地头、炕头都可以演,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但是,文化部对曲艺的发展并不重视。我建议:1,成立中央曲艺团,到各地演出,推动曲艺发展;2,举行民间曲艺节目的会演,对优秀节目给予奖励;3,文化部对一些有影响的民间曲艺节目要组织抢救,既抓“西瓜”,也抓“芝麻”。
赵沨委员(中央音乐学院名誉院长)说,文化部除了对电影、戏剧两大部门照顾外,对其他的重视很不够。主要体现在经费上。电影花钱可怕,浪费大,不计成本,看个外景,成群结队。香港的同行说,我要这样拍电影,早就上吊二十次了。而我们现在用的钢琴还是为慈禧太后服务时用的。文化部不能成为电影戏剧部。
要重视儿童艺术事业
方掬芬委员(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副院长)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对儿童艺术是重视的。文化部成立了少儿司,很多省都有了儿童剧团,还搞了全国少年儿童剧调演,各剧种也有儿童剧目。儿童剧院成立30周年时,我们想出个纪念册,写信请邓妈妈题词,邓妈妈很快就写了。这一切,说明儿童艺术是受到党和人民关怀的。但同有些国家比较,我国对文化艺术方面的投资是很不够的,听说文化教育费用,在国家预算中总共才占6%,而且教育占的比重大。我国有三亿六千万儿童,但我们在首都北京却没有演出的地方,只能常年在外地演出,北京的儿童看不上戏。
抓好艺术教育,培养青年一代艺术家
张权委员(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说,大专院校设有助学金,党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助学金到底助什么?有的学生拿了助学金,并不把学习放在心上。有些学生毕业后分配不出去。建议把助学金改为奖学金,每年凭成绩评定奖学金。
刘德海委员(中国音乐学院琵琶演奏家)说,过去是学生跟着老师求学,现在有所不同了,有些青年学生自以为知识很容易学。主要是现在文艺界吹捧风气严重,这对青少年是帮倒忙。他们以为,只要能唱,就可一下成名了,因而就不刻苦学习了。
要积极发展雕塑
张松鹤委员(北京画院雕塑家)说,雕塑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分不开的。我国已培养出一批思想健康的雕塑家,他们有很高的写实能力和一定基本功,这是西方雕塑所不及的。然而有关领导部门还以雕塑处在试验阶段为由而不积极发展,不作规划,也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城市建设日益发展,雕塑工作慢腾腾是不行的。
书刊出版不能以盈利为目的
邹承鲁委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说,我是科协编委,据我了解,有些论文在国内一年半也出版不了,但寄到国外三个月就发表了。有些科研项目,即使我们早于国外搞出成果,但论文迟迟不能发表,人为地造成落后。
卢嘉锡委员(中国科学院院长)说,有些出版社以能否盈利来决定出版的书目,这里就有个政策问题,应该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