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全面提高我国棉花纤维品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6-14
第5版()
专栏:建议

全面提高我国棉花纤维品质
务棉
棉花纤维品质性状主要是指长度、强度、细度和成熟度等。长期以来,我们对纤维品质重视不够。七十年代初,根据纺织部门的要求,农业部门注意到了品种纤维长度的提高,并且很快取得了成效。但对纤维强力等性状的改进,只是近几年才开始注意。目前,我国自育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一般强力不够,纤维成熟度稍差,而国际贸易的需要和现代快速纺织工艺的发展,都对棉花纤维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改良我国棉花纤维品质是当前一项紧要任务。当前棉花纤维品质差的原因
首先是品种因素。以往,我国棉花的育种目标重视丰产性,而相对忽视了优质性。在纤维品质因素中,注意了长度,而忽略了强度,育成和推广品种多为丰产性状好,而强力等品质性状较差。纤维的长度、强度、细度等又是比较容易退化的性状。在我国棉花品种区划和良种繁育不很完善的情况下,较普遍存在的混杂退化现象,使纤维品质变劣。
其次,棉花品种还与环境和栽培因素有关。在棉花生长期间,特别是在棉花发育过程中,温度、雨量、日照,对纤维品质影响很大。其中,温度和日照不足对纤维强力影响更大,雨量过少或过多常常造成绒长偏短。氮肥施用过多,而磷、钾肥未能相应跟上,或是由于肥水过多,棉株表现晚熟,也会造成棉花纤维品质下降。
近几年来,全国枯、黄萎病棉田蔓延达二千二百万亩以上,患病棉株养料正常运转受阻,不但降低棉花产量,对纤维品质影响也较大。其它如棉铃虫、红铃虫及各种铃病都直接或间接使纤维品质变劣。
近年来,北方棉区大面积实行两熟栽培,棉播期有的偏晚,造成后期棉铃发育不良,霜后花增多,纤维品质差。据研究,棉铃正常开裂吐絮后七天左右的纤维强力最高,过早或过迟收摘,强力都会下降。有的地方提前摘取崩嘴花、笑口花(即刚开或半开的棉铃),南方棉区为腾地种冬作,拔秆过早,对品质和产量也都有影响。
此外,至今的棉花奖励政策和收购标准,主要都是针对产量、纤维的长度与色泽制定的,没有与纤维强力联系起来,也是造成棉花纤维品质不高的间接原因。提高棉花纤维品质的措施
要把纤维品质搞上去,除从政策方面采取措施以外,从科学技术方面考虑可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是选育推广优质棉品种,建立优质棉基地。这是改进我国棉花纤维品质的关键。这就要求广泛征集优质纤维的品种资源,采用多种方法加速选育纤维品质优良的品种;改变过去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及对品种鉴定和推荐以产量为主的做法;要建立优质棉良种基地,搞好良种繁育,防止种性退化。还可考虑部分引进国外优良品种。现在,有关科研部门已组织了品质育种的协作攻关,并已培育出八至十个新品种(系),其中有一部分已开始示范繁殖。对这些新的优质良种要划区建立若干个优质棉基地,逐步扩大。
改进栽培技术是提高我国棉花纤维品质的另一重要环节。要考虑选择土壤肥沃,能灌易排的土地种植,播期要适时,不要过度密植。增施肥料要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既要避免早衰,又要防止徒长晚熟。使用生长调节剂及催熟剂时,用量要适当。要做好病虫防治工作,注意掌握收摘时间。
鉴于我国棉区广阔,自然气候条件不一,对纤维品质反应不同,要正确确定棉花种植区划。在适宜的棉区建立优质棉商品基地,在一些气候条件较差且不稳定的地区,宜种植一般品质棉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