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晋江人在想些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7-02
第2版()
专栏:

晋江人在想些什么?
  本报记者 江绍高 孙静
别看晋江地处沿海,其实不富,全区一年要国家补贴上千万元,供应粮食五亿多斤。晋江何日翻身呢?
初夏,记者在福建晋江地区采访时,接触到上上下下的干部和群众,人们都在关心着这个问题:晋江地区为何没有富起来?
是自然条件不好吗?不是。他们扳着指头数说晋江的优势,如数家珍。地势好:背靠戴云山脉,面对台湾海峡,有山有水,四季常青。资源丰富:全区山地面积上千万亩,不仅产柑桔、龙眼等,而且还是乌龙茶的故乡;不仅有磁土、铁、煤等矿,而且花岗石储量大,国内外有名;海岸线长(一百四十多公里),海滩、浅海面积大(一百二十多万亩),发展水产业有潜力。华侨多:这里很早就和海外有了往来,至今,海外华侨达三百万人之多。风景优美:许多名胜古迹极负盛名,七世纪的泉州灵山圣墓是世界伊斯兰第三大圣迹,十一世纪初的泉州清净寺是世界伊斯兰现存最大的寺院之一。
是晋江人不能干吗?也不是。比如晋江花岗石多,晋江人对花岗石的利用也到了绝妙的程度,建房的石料,过河的桥,拉电线的杆,都是花岗石的。这一带石工、泥水匠人很多,惠安县在全国各地以石为主要原料的建筑工人就有十万人之多;技术水平也很高,首都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等建筑,花岗石的加工和雕凿,就有这里工人的杰作。发展商品生产,晋江人也很有本事。晋江县的陈埭、南安县的仑苍,这两个公社的干部、群众,不靠国家,不受一些旧的框框束缚,靠自己的智慧,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去年陈埭公社的工副业收入四千二百万元,仑苍水暖器材等加工业收入二千零五十万元。
晋江地区经济上得不快,不怨自然条件,不是群众无能,关键是领导者的精神状态,经济体制不适应和办事效率不高。领导者精神不振,“只求保平安,不求添福寿”,晋江是捧着“金饭碗”没饭吃。就说引进吧,哪些该引进,哪些不该引进;哪些急需,哪些暂缓;怎样引进合算等,拿不出主意来。
晋江地区的干部、群众羡慕深圳的办事效率,因为这里办事关卡多、周折多,手续复杂。比如引进一项技术,洽谈一笔生意,很少能在短期内谈成的;谈成了一笔生意,计算下来先后得盖二十多个红巴巴(公章)。内部你扯我,我扯你,这边通了那边不通。去年,省里审批同意泉州市引进塑料拉链设备,放到街道工厂,银行不同意;放到二轻系统,事先没准备;进口设备时又遇到海关上的麻烦。前前后后一年多。由于办事难,泉州市去年外汇留成一百多万元,大部分没有用;原计划引进三十个项目,只落实了三个。办事效率低,在晋江处处可见。晋江北部山区安溪县,交通主要靠公路,公路养护得不好。去年省里有关部门就在这里开过公路管理现场会,一年过去,公路依旧。这个县的虎丘公社离县城约十六七公里,我们去采访时,一路上坑坑洼洼,尽是“鸡窝凼”,吉普车只好蛇行前进,十六公里行车一个小时。据说,进山的公路更糟,以至卡车司机不愿意运煤进山,农民烤茶难。问县交通局长,他很为难,一是交通局不管养路段,二是县里养路没钱。
对外开放,对内把经济搞活的春风吹到了晋江,人们不安起来。新任地委书记张明俊、专员周顺明,经过一番调查,听取干部和群众的意见,4月底召开地委工作会议,研究如何开放、如何搞活的问题,围绕发展商品生产,地委提出了十个方面的奋斗目标。中心的问题就是要改革,要破除束缚人们手脚的旧框框,要振奋精神,加快晋江地区建设的步伐。人们从这里看到了希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