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知识分子入党难七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7-10
第5版()
专栏:剖析与思考

  知识分子入党难七例
例一、某医学院一位讲师、基础部主任,工作一贯兢兢业业,早在抗美援朝时,他就多次写文章揭露美帝的细菌战。“文革”中,他设法保护学院的细菌室免遭破坏。从五十年代起,他就要求入党,现已具备党员条件。学院党委几次讨论他的入党问题,都以他有一般历史问题(解放前曾参加过国民党,系一般党员)为由,未予通过。有的领导动员他加入民主党派,他坚决表示要加入共产党。
编者按:以一般历史问题为理由,把已具备党员条件的知识分子拒之于党的大门之外,这说明“左”的东西在一些同志的头脑中还影响很深。家庭出身看本人,社会关系看影响,历史问题着重看现实表现,是党的一项基本政策,在解决知识分子入党问题时必须坚决贯彻。
例二、某市棉纺厂一位工程师、车间副主任,因在1957年给党支部书记提意见,被错划为右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得到平反,并担任车间副主任,晋升为工程师,爱人也由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他从内心感激党,工作非常积极,具备党员条件。1981年,他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对此,有人不满地说:“你平了反,升了官,当了工程师,老婆进了城,已经是四喜临门了,还想入党,简直要上天啦!”
编者按:知识分子要求入党,被说成是“简直要上天”。这种奇谈怪论,反映出有的同志仍然坚持“左”的观念,把知识分子排斥在工人阶级队伍之外。要知道,建造中国的“通天塔”,关键在于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其中知识分子的艰苦努力是重要的。
例三、某电力学院副教授、科研处处长,一心扑在工作上,发表过许多有价值的论文和译稿。他从1950年就要求入党,先后写过六次入党申请书。可有些人说他是假积极,至今未批准他入党。
编者按:知识分子要求入党,正是他们政治觉悟高的表现,怎么能说是“假积极”呢?作为党组织的负责人,应该旗帜鲜明地讲公道话,以正视听。
例四、某县医院总护士长、麻醉师,对技术精益求精,多年手术护理无事故。她从1958年以来多次申请入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提出入党要求。医院党组织几次讨论都没通过。先是说她社会关系有问题,后来竟然以她说话嗓门大、不讲方式为由,把她拒之于党的大门之外。
编者按:连“说话嗓门大”也成了不准知识分子入党的理由,求全责备到了荒谬地步!有些同志对知识分子就是心存偏见,诸如:把工作勤恳努力,但不苟言笑、狷介自守,视为“清高”;把坚持正确观点、敢提不同意见视为“骄傲”等等。此类偏见不克服,怎能解决知识分子入党难?
例五、某县畜牧局一位副局长、畜牧师,已具备入党条件,但该局局长从中作梗,无根据地反映他思想、工作有问题。群众说:“咱们局长就是怕别人入党顶了他的局长位子。”
编者按:这位局长的表现有一定的代表性。它说明,“左”的背后常常有一个“私”字。出于妒贤嫉能,对知识分子入党横加阻拦的现象不能再存在下去了。
例六、某矿区广播局一位工程师,一贯要求进步,技术上有较大贡献,经多年培养已具备入党条件。经矿区机关党委审查,同意发展他入党。但在准备召开支部大会讨论之前,主持工作的一名副局长,暗中拉拢部分党员,在讨论时投反对票。结果使这位工程师的入党没有通过。
编者按:此等行为,违反党纪,应当受到追究。那些跟着跑的党员亦应记取教训。
例七、某地区畜牧局是知识分子较多的单位。从1979年以来,一名党员也未发展。一位畜牧兽医师从“四清”后期就要求入党,一直没人理睬。他感到入党没有希望,最近加入了农工民主党。某县中学四十七名教师中,只有三名党员,有九名教师多次申请入党,始终无人过问,致使有的教师对入党感到失望,有的甚至想把写的入党申请书要回去。
编者按:作为党组织,对要求入党的知识分子,应当热情欢迎,积极培养。把他们的入党申请弃置一边,无人过问,这是对党、对同志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态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