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改变“小而全”、“大而全” 东风汽车联营公司办得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0-24
第2版()
专栏:

改变“小而全”、“大而全”
东风汽车联营公司办得好
本报讯 据中国机械报报道:1981年4月成立的以第二汽车制造厂为骨干的东风汽车联营公司,三年多来,在改革企业
“小而全”和“大而全”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汽车的品种由原来的四种,发展到一百二十八种;参加联营的六十七家企业,联营前有十三家亏损,现在厂厂盈利。最近,国务院的领导同志称赞这是一家办得好的联合体。
这个联营公司开始只有八家工厂,现在已发展到十八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六十七家工厂,五十家配件定点厂,四十五家特邀配件生产厂。并以这些厂为依托,在全国建立了一百零四个东风汽车特约技术服务站。
在联营以前,这六十七家生产汽车的工厂,都是“小而全”或“大而全”的企业,产品成本高、质量差。联营后,这个公司走专业化协作的道路。一是调整产品方向,转产东风牌改装车、专用车。云南、广州、杭州、柳州汽车制造厂,原生产的汽车不对路,转产东风牌大客车、自卸车、半挂车后,很快在市场上打开了销路。二是发挥各厂的优势,扬长避短,转产东风牌汽车和配件。贵州汽车制造厂具有生产发动机配件的优势,经过改造,形成年产三千台东风发动机及配件的生产能力,现在产品供不应求。三是根据经济合理和特殊地区的需要,专门装配东风整车。联营公司帮助新疆第二汽车配件厂进行技术改造,使该厂形成批量装配东风整车能力,三年共组装东风汽车一千六百八十八辆,为边疆地区建设作出了贡献。
在此基础上,联营公司又进一步组织各联营厂联合生产东风整车和底盘,搞联合设计、联合试制、联合试验,共同开发东风汽车系列新产品,由“独家经营”变为几家“联合经营”,按专业化分工发展产品。进行“接力赛”和“一条龙”生产大协作,大大缩短了新产品设计、试制周期,加快了新产品投产的速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