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谈谈气调贮藏技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1-22
第5版()
专栏:

谈谈气调贮藏技术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王文宏 李钰
气调贮藏是一种控制贮藏库内气体组成以保存蔬菜水果的先进贮藏技术。
控制库内气体的组成主要指降低库内氧气含量和适当提高库内二氧化碳含量,并配合适宜的低温。在这种条件下,水果或蔬菜的呼吸作用降低到最低的水平,乙烯的产生受到显著的抑制(乙烯是水果的成熟激素,是一种不利于水果、蔬菜长期贮藏保鲜的气体),因而能够较长时间保持水果或蔬菜的品质和鲜度。
近二十年来,气调贮藏技术发展十分迅速。1978年,美国气调贮藏的苹果占苹果总贮藏量的38%。日本在七十年代初期研制了气调贮藏设备,1975年确定要大力发展这种贮藏技术,如今,气调贮藏技术已在发达国家普遍地发展起来。
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和广泛开展,现已证明气调贮藏技术适用于苹果,香蕉、番茄、元白菜等十几种水果、蔬菜。近年来,人们在粮食、油料作物种子、干果和其它农副产品的贮藏中运用气调技术也获得成功。目前,气调技术正在向许多行业的产品保管技术中渗透,预计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发展。
气调技术应用于贮藏保管的基本设施——气调库,配合冷库可以构成长、中、短期贮藏的序列。长途运输中的气调集装箱、气调冷藏汽车配合短途运输中的冷藏车、冷藏集装箱,构成运输上的序列。气调和冷藏两种序列的密切配合,使贮藏、运输以及销售等环节科学地衔接起来,形成农副产品的冷链,从而极大改善了国际市场上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的供应状态。这是我们应当效法的。
1968年,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开展塑料薄膜大帐气调贮藏番茄的研究取得成功,并与北京崇文区菜站合作研究了蒜薹、花椰菜、黄瓜和蘑菇等多种蔬菜的气调贮藏。随后,他们又利用土窖(自然变温)进行苹果的塑料薄膜大帐气调贮藏的研究,并取得成功。1976年前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和兰州化物所研制成功高温燃烧制氮机、催化燃烧降氧机、二氧化碳脱除机和可以简化调节气体组成程序的硅橡胶薄膜,为我国快速发展气调贮藏技术提供了重要的设备条件。1981年青岛和秦皇岛利用原有冷库改装建成第一批商业实用性气调库。现在,不仅农业、商业等国营和集体单位广泛使用,不少专业户和个体户也已开始使用气调贮藏技术。
建造现代化气调库,已成为今后长期发展的一个方向,我国在发展气调库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要从国内现有条件出发。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了气调贮藏设备的制造工业。建造气调库所需全部设备和材料我国均已有生产,有些产品不仅在国内是先进的,在国外也处于领先地位,只要领导部门给予爱护和扶持,一定能得到更快的发展。适当地引进外国气调设备和技术,可以促进我国气调贮藏设备工业的发展。
气调库应当更多地建在产区,且以中小型为主。销地不宜建造大型气调库。港口或商品集散地适宜建临时吞吐性质的气调库,在发展产区气调库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销区和集散地气调库的经济效益。
应当发展气调运输工具,这可以充分发挥气调贮藏技术的效益,如气调冷藏汽车、气调集装箱和气调冷藏货车等。
部分改建现有冷库可加快气调库的发展,又可节省投资,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从发展趋势看,今后十年,我国气调贮藏技术将得到迅速的发展,中小型的气调库将会大量出现。那时,我国水果、蔬菜的贮藏保鲜和市场供应面貌将发生巨大变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