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山东棉农生活显著提高 现正结合抗美援朝运动掀起爱国生产热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4-03
第2版()
专栏:

  山东棉农生活显著提高
现正结合抗美援朝运动掀起爱国生产热潮
中央农业部副部长杨显东三月二十九日自山东致函本报,报道了山东棉产区令人兴奋的情况称:三月十七日我们分赴惠民、德州、吴桥、东光等地了解了专区、县、村各级的具体情况,我在吴桥参加了乡以上的全县干部大会,邀请劳动模范座谈,并访问了几位老农。他们对去年的棉粮比价很满意,全年始终在一斤皮棉比八斤至十斤小米的水平,只是在优棉优价政策的执行上,分级技术的掌握还不够好,有时发生偏差。我看到了棉花丰收后好转的农民生活,高涨的生产情绪,和各级干部们的积极工作热情,使我非常兴奋。
山东各地都把抗美援朝运动和棉花生产运动融汇在一起,掀起了爱国生产热潮,群众提出了“爱国棉”、“民富国强棉”、“爱国发家,多种棉花”等口号。各级政府都把植棉当作了当前生产工作的中心任务,省、专区、县都已召开过或正在开干部会,村里通过党的支部会,党、团员会,各界代表会,棉农代表会等,把植棉任务及棉粮比价政策已贯彻布置到群众中,基本上做到了家喻户晓。从各级政府领导同志一直到群众,都有信心完成植棉任务。
由于去年棉花丰收,农民投资能力普遍增大,准备下了较去年更多的肥料,修理并添置了农具,增加了牲口。吴桥县全县一九四九年有二万五千头牲口,一九五○年十一月调查已增到二万九千多头。在老鸦张庄调查了七户老农,他们今年计划种四十八亩棉花,已准备下一千六百斤豆饼、三百斤黑豆做肥料。农民生活,在衣、食、住、行上都可以看出来已经相当的提高。自用棉量增多了,棉区里农民已很少有穿补钉的衣服,三十岁以下的妇女及小孩很多都穿洋布,花布。根据两个村的调查,农民自用棉量占全部棉花产量的百分之八至十,每人用五至七斤皮棉。吃食上也好得多了,小麦的食用量由百分之五增到了百分之十七左右。劳动模范徐丙寅说,他家一九四九年全年都在吃玉米,现在每五天要吃一次面食。于集村集市上的售肉量比战前增加了六倍,过去只有两个肉铺,现在有十个肉铺。每个村庄都在修理房屋,家家户户小修小补,盖新房的占百分之十以上。满庄村有一百二十户,盖新房和翻修房的就有四十多户。自行车、手电筒在棉区增加了很多。梁集一个区新添自行车有百余辆,平均两家有一个手电筒。棉区的文化教育也在突飞猛进,吴桥梁集区一九四九年小学学生有两千多人,现在增到了四千多人。丰收的农民在春节都尽情狂欢,梁集区一个集日售出了四车鞭炮。总之,这一个丰年,不但补上了二年的因灾情所受的损失,还都能够有些剩余,现在吴桥、惠民棉区的农民还存着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五的棉花。
山东麦苗生长很好,可望丰收,现在全省食粮不缺,尚有存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