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翻开大城市发展的新一页——部分人大代表谈兴办第三产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4-01
第3版()
专栏:

  翻开大城市发展的新一页
  ——部分人大代表谈兴办第三产业
  本报记者 舒小骅 戴玉庆
发展大城市经济的注意力转变了!赵紫阳总理在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今后,大城市将不再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工业产值的翻番上,而要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作为考核大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大力发展包括商业、外贸、交通、邮电、旅游、金融、保险、咨询、技术服务和其他社会服务在内的第三产业。
人大代表、广州市副市长邓汉光反复阅读赵总理的报告后,深有体会地说:“赵总理提出的这个要求切中了大城市经济发展的要害”。他回顾了建国以来广州市经济发展的历程。五十年代初,广州曾经是一个繁华的贸易口岸,后来由于受“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思想影响,长期只注重抓工业,忽视商业、服务业,既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又影响了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近几年来,广州在发展城市经济中克服了片面性,下力量抓了第三产业,使得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已占社会劳动者的26%;第三产业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32%。城市商业网点密布;夜市灯火通明;出租汽车招手即停;市民的衣食住行甚为方便。旅游业、金融保险业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广州市的经济已初步形成了一个门类齐全、协调发展的雏型。经过对比,邓汉光说:“大城市面临的任务很多,单纯发展工业不行,还要大力兴办第三产业,把大城市建设成一个多功能的综合服务中心。”
“如果从行政区划的角度看,大城市是有界线的;但是从中心城市的经济作用来看,大城市则是无边界的。”武汉市的人大代表在谈到大城市发展第三产业的问题时情绪激昂地说:“打开城门是个好办法,可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城市经济服务。现在武汉周围各县有十万农民进城兴办第三产业。”每天清晨,汉水码头樯帆林立,大小贸易行栈吞吐的农副产品源源不断,武汉“九省通衢”的作用正日益恢复。同时,武汉市还建立了一百四十多个从事科技和信息咨询业务的单位。
代表们的发言令人振奋,使人看到了大城市今后发展第三产业的广阔前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