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祝新加坡华文文学阔步前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4-01
第7版()
专栏:

  祝新加坡华文文学阔步前进
  姚雪垠
我从新加坡参加国际华文文艺营和华文文学金狮奖发奖仪式归来,已经一个多月了。可是这座花园般的城市,以及许多新认识的朋友的声音笑貌,依然活现在我的眼前。在我离开新加坡的那日凌晨,我题了两句话,留赠《南洋·星岛联合报》的一位记者朋友,写道:“每因南风起,应思南国人。”其实,近一个多月来,不管南风北风,我都怀念着新加坡的朋友们。
新加坡由于地理关系,一度作为马来西亚的一部分,华人很多,所以马来西亚、新加坡、北婆罗洲的华文文学,过去统称为“马华文学”,也有人称之为“华侨文学”。这是历史名词,已经不适用于今天。新加坡是多民族国家,在二百五十万国民中,华族人口占76%,所以华文文学在新兴的、充满朝气的新加坡国家中居于主流和中坚地位。
我国的五四新文学革命,在南洋华侨界的知识分子中也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新加坡和南洋一带的华文白话文学发端于1919年,可以说是它的萌芽期。到了1925年—1931年,出现了“南洋新兴文学运动”。当时中国的文学思想的主流是反帝反封建,反映被压迫阶级的生活、斗争和愿望。南洋华侨文学面临着同样任务,所以出现了第一次新文学的高潮,产生了许多好的作品。
从1931年开始,南洋华人的“革命文学”受到殖民统治者的镇压,称为“文字案”,延绵五年之久,是马华新文学运动的低潮时期。到了1937年,马华文学受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重新活跃起来,直到 1942年星马被日军占领为止,在南洋也称为抗战文学运动时期。这是马华文学的第二个高潮,展开了马华新文学史上最热闹、最壮阔的局面。抗日、援华、援英、援苏、卫马,成为这一时期文学艺术活动的主潮。特别值得纪念的是,中国著名作家郁达夫和其他爱国进步文化人到了新加坡,对马华文学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直至今天,在新马知识分子中仍然对郁达夫念念不忘。
在被日军占领的三年零八个月时间,马华新文学被迫转入地下,进入低潮时期。日本投降以后,马华新文学又呈现欣欣向荣的盛况,可以算作第三个高潮。但是到1948年英国殖民当局颁布了“紧急法令”,禁止了一切不利于强化殖民统治的人民的自由,包括文艺活动,马华新文学又一次进入低潮。
在英国殖民政府高压之下,健康的和进步的文学陷入冬眠,而黄色文化到处泛滥。从1953年底开始,由新加坡青年学生界首先发动,掀起了反对黄色文化的运动,得到新马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这一次反黄色运动,实际上带有反帝反殖性质,故能得到各界的同心推动。随着这一广泛的群众运动,进步的马华新文学重新活跃起来,被称为“爱国主义的大众文学运动”。这是马华新文学运动的第四个高潮。这一高潮虽然只有三年,影响却十分深广。今天有许多作家都是在这次高潮中孕育出来的。
新加坡于1965年获得独立,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都得到迅速发展,也将新加坡的新文学史划分成新的阶段。从此以后,不能再称为“马华文学”或“侨民文学”,而只能称为新加坡文学,在新加坡国内则称为“建国文学”。
今天新加坡的作家们正在努力表现新加坡本国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感情,写出了丰富的生活色彩。我看了两届金狮奖的获奖作品,读到了许多很好的作品,看见许多年轻作者的闪光的才华。我从新加坡带回来一部获奖作品,已经介绍给两家大型文学刊物,将陆续被我国读者读到,可以证明我的称赞并非虚誉。
近几年来,新加坡政府大力推行华语普通话,这对发展华文文学是非常有利的条件。但是在学校教育上偏重英文,而不很重视华文。华人中的有识之士很担心二十年后,新一代华人只能说漂亮的华语普通话,但不能写通顺的华文文章,不能自由读懂华书,更不能继承五千年的光辉文化。由于这种忧虑,所以举办国际华文文艺营和华文文学金狮奖,邀请中国和各地区著名华人作家参加。这次参加的除我们大陆作家之外,有台湾、香港、美籍华人作家。尽管我们的哲学思想不同,政治观点有异,但在支持发展新加坡华文文学这一大题目上同样热情。尤其感动人的是,我们同台湾作家心思相同,感情一致,都认为这工作是义不容辞。“血浓于水”,全世界的华人都是炎黄子孙,全世界的华文文化的总根是一家!新加坡能够产生优秀作品和优秀作家,不仅是新加坡国民的光荣,也是分居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共同光荣。我衷心祝愿新加坡的作家朋友们更加鼓劲,阔步前进,获得更大的丰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