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传感器的研制工作该抓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09
第5版()
专栏:建议

传感器的研制工作该抓紧
蒋本雨
传感器是当代自动测量和自动控制系统中重要的基础功能器件。
传感器可以把各种各样的非电量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是人类定量获取各种信息的有力工具。它的功能相似于人类的五官,而且可以代替人类五官的大部分功能。传感器可以感受测量人类感觉不到的微小量和人类承受不了的巨大量以及人类不能感知量的信息。传感器可以测量瞬间变化的量,也可以连续测量缓变量的信息,还可以在人类不能接近或不能到达的场合下执行测量任务。
传感器用于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自动测量及自动控制,可以节省人力,提高效率,增加产品功能,确保安全,保护环境,节省资源和能源。
传感器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而又独立的专业。结构力学、制造工程学和材料科学是它的基础学科。它的工作机理(物理效应、化学反应和生命现象)涉及到晶体物理学、成分分析、电子学和仿生学等学科,它的应用又与计量学、测试技术、自动控制学、计算机学和信息工程学等学科相关。因此,传感器技术是一门典型的知识密集的多学科的边缘专业。
自本世纪三十年代敏感效应被发现以来,从世界范围看,它促进了非电量电测技术、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使检测仪器实现更新换代。五十年代,它促进了遥感遥测技术的发展,主要用于宇航技术,成为飞行器和人造卫星的“耳目”。六十年代,它促进了自动测量和自动控制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
但是在我国,传感器技术的复杂性还没有被人们普遍认识。有的认为传感器是复杂的测量控制系统中的一个小小的器件,是个很“简单”的东西,不值得花多少力量来搞它。殊不知,传感器虽小,甚至小到以“克”为单位称重,但传感器应用的材料,却是品种多、数量少、要求用精炼的金属材料和性能稳定的非金属材料配套。否则,不能保证传感器的性能稳定性和一致性,适应恶劣的使用环境条件。在国际上,传感器的研制技术和应用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技术水平和工业发达的尺度之一。
传感器技术正在向高精度、小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一个新型传感器的研制往往要采用新的材料、新的工艺技术、新的更好的标准仪器和相应的专用设备。目前,我国的一些单位不愿对此进行投资,致使新型传感器的研制工作处于停滞状态。
传感器专业的发展,要求统一规划,对材料、工艺、研制进行通盘的考虑,还要求在使用方面进行配合。当前,要立足于自力更生,重视智力开发和基础研究,调动现有的中年研制人员的积极性,迎头赶上飞速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