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美国来的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20
第8版()
专栏:

  美国来的信
  於梨华
  第四封:美国人的穿着小李、小青:
你们好。
上个月我去威尼斯和翡冷翠旅行时,看到不少由中国来的访客,尤其是在后者,正巧有个从南京去的友好代表团。那天我们去逛圣·柯罗基广场,恰好他们也去。远远看到他们,全是清一色的西装。以前在国外,对从东方来的,日本人或南朝鲜人,或是从台湾来的中国同胞,比较难以辨别。从中国内地来的,却一下就认出,因为是清一色的中山装,在颜色多样但格式一致的西装中,它别具一格,很有气派。
我对我的同伴(美国人)说:“他们是从南京来的。”“啊,”他说,“他们都穿西装啦!”大有惋惜之意。现在国内穿西装的人很多了,但流行到什么程度,因为我快两年没回去了,不很清楚,只希望街上不是清一色的西装才好。
与欧洲比起来,美国人,不管男女老幼,衣着比较随便。男人的服色,基本上没有多大花样可变,所以欧美相近。年轻学生牛仔裤一条,夏天衬衣或恤衫,冬天毛衣加夹克。做事的男性,当然是西装上班,在家便装。女人们呢,除了学生外,欧洲的女性,尤其奥地利、西德、意大利,甚至我旅居时间较多的南斯拉夫等的大城市,她们的穿着都比一般美国妇女讲究。走在马路上,可以看到她们的长统皮靴,麂皮大衣或夹克,或皮大衣带毛领,里面是一套衣裙,加上讲究的丝质衬衫;穿裙子的比穿长裤的普遍,美国则恰恰相反。
普天下一样的,是对孩童的打扮。1975年,我第一次回中国,只有孩童衣衫的色彩才是单色中的点缀。美国人对刚出生的婴孩到学龄儿童的打扮,讲究极了。百货公司橱窗里陈列得最动人的,也是童装:蓝色属于男孩,女孩是粉红,嫩黄是两用。精致的小帽小鞋,配着音乐,在玻璃柜里旋转招摇。在欧洲各大城的街上逛,看到的情形也相似。尤其是在意大利。一般妇女,看到推车里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小婴孩,会停下来观看,蹲下来逗他笑,向他父母表达倾羡之情。
到小学毕业为止,美国孩子的穿着多半还是由父母决定的,所以还是比较讲究,女孩子穿连衣裙、短裙,男孩子穿短裤、衬衫、毛衣,干干净净的。有些小女孩,每天要换不同的装束,经常在周末时,由母亲协助,就把下一周五天上学的衣裙都分派搭配好了。除了天主教学校外,一般学校,不管公立私立,都没有校服。
到了中学,情形就不一样了。父母的影响力,比不上同辈压力。所谓的穿着“格式”是怎么形成的,很难说,但多半是由学校里几个突出的风云人物带头。他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那就更难讲了。反正,几个风云人物怎么穿,其他的人跟着学,慢慢就变成一种格式了。中学生衣服的格式,从六十年代中期到现在,可用两个字加以概括:随便。随便的内容是什么:牛仔裤、恤衫、衬衫、毛衣。有一阵,牛仔裤是愈旧、愈褪色愈好。现在不太讲究旧,而讲究牌子。
牛仔裤的剪裁也有区别:有的贴腿;有的紧裹,有的宽容。紧裹的十五六岁的女孩最爱穿。我认识的一个女孩说,非得平躺着才拉得上身。穿上以后,看起来真是寸步难移。她说不然,走是可以走的,吃却有问题。所以穿它可以完成两个任务,一是曲线毕露,二是达到节食(关于这个问题,下封信另谈)。我个人认为不但暴露了身材上的弱点,同时极不卫生。但一般的牛仔裤只是贴身而已。也有人喜欢穿松垮的,男学生居多。另有一种叫木匠裤,我们中国人叫工装裤,有蓝白色两种,裤部有好多口袋,适合周末做杂活时穿。
牛仔裤在美国,不限于大、中学生穿。中年,甚至老年男女也穿。以前美国人旅游中国回来,总是说中国人只穿灰、蓝两色的制服,其实在美国,牛仔裤却成了“国裤”。走在街上,一眼看去,腰以下的一片蓝。年纪轻、身段紧、行动利索的男女穿了的确方便,也好看。有些肥胖的中年女人,硕大的中年男人穿着紧身的牛仔裤,把大垛晃动得厉害的肚肉挤在裤腰上,一步一颤,极不雅观。一些有地位的人也学时髦,周末穿一条牛仔裤,套一件毛衣上街,可是他的行动举止,却是迟缓而带点权威性,同他的打扮很不协调。 (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