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一哄而起 一哄而散 羊角椒生产大起大落 痛定思痛 吸取教训 鸡泽县调整产业结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5-23
第2版()
专栏:调查报告

一哄而起 一哄而散 羊角椒生产大起大落
痛定思痛 吸取教训 鸡泽县调整产业结构
新华社记者 谢石言 任贤良
近两年来,河北省鸡泽县在“羊角椒”生产上,一忽儿大起,一忽儿大落,酿成损失上千万元的悲剧。记者最近来到鸡泽县采访,当地的干部群众谈了他们种植经营辣椒的教训,谈了他们新采取的措施,听后发人深省。忽 热 忽 冷 难 结 缘
成都、望都和鸡泽是我国三大著名辣椒生产基地。尤其是鸡泽“羊角椒”,含辣椒素和维生素C居全国辣椒品种之首,可谓鸡泽的一大优势。辣椒虽辣,甜头不小。1982年全县种了五万亩辣椒,产干椒一千六百四十万斤,创产值一千二百二十六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8.4%。这一年全县人均收入三百零四元,一半来自辣椒这个产品。
胜利,使人们的头脑热起来了。1983年,“大打辣椒优势仗”、“把种植经营辣椒作为翻两番奔小康的突破口”,成了全县议论的中心。县委和县政府一些负责同志在全县召开的各种会议上,作动员,发号召,要农民多种辣椒。农民看到上边这么大的劲头,满以为多种辣椒错不了,不管当地适合不适合种辣椒,出现了乡乡种,村村种,户户种辣椒的局面。这个只有十八万人口的小县,拿出了四分之一的耕地(即十万亩)种植辣椒。收摘的季节,经营收购辣椒的单位从十几家猛增到一百七十九家,一些工厂企业也改换门庭转而经营辣椒。人们都想在这个流通的“炼金炉”里获取更多的货币。
然而,事与愿违。市场上传来了辣椒严重供过于求的信息。这个县历史上第一次收获的近三千万斤干椒,竟成了沉重的包袱。尽管每斤干椒的价格一跌再跌,尽管派出一批又一批人员到各地推销,收效却很小,只销出总产的六成多,至今还有将近一千万斤陈椒干和辣椒粉,麻袋叠麻袋地堆放在场院和仓库里,生虫霉烂!
当鸡泽县背着沉重的包袱踏进1984年时,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谈椒色变”。全县辣椒种植面积从十万亩猛跌到三万八千亩;干椒收购量从三千万斤猛跌到七百万斤。而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辣椒竟又变成紧俏商品,要货者接踵而至,有多少要多少!七百万斤干椒一销而光。每斤干椒的价格从五角八分上涨到一元二角五分。全县因为辣椒产量减得过多,农民又一次受到损失。
痛定思痛,鸡泽县的同志认识到辣椒生产上两度发生全局性失误,是和他们头脑里缺乏市场观念,是那种只抓生产,不管流通的老经验造成的。事实上,价格作为市场需求的晴雨表,早已向人们发出过信号:1979年每斤鲜椒(大体上五斤鲜椒晒一斤干椒)卖到四角,1980年降到三角多,1981年降到二角多,1982年再降到二角。可是,县里的同志或视而不见,或者看到了也没有好好想一想。缺乏商品生产的知识,缺乏经济头脑,而习惯于那种发号召,作动员,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办法,这显然是难于使商品与货币结缘的。
四面八方来成全
在农村进入有计划发展商品经济的今天,不仅老一套的工作方法要改变,而且服务机构、经济部门也要随之进行大的调整。用鸡泽县干部的话说,四面八方都要为成全商品转化为货币服务。鸡泽县在辣椒种植经营上之所以发生两次失误,原因之一还在于不少服务机构既不健全又不适应。
作为一个传统的辣椒生产基地县,长期以来,一直没有一个专门研究、指导辣椒生产和经营的机构,又怎能为农民及时捕捉传递精确的市场信息呢?
在商品生产的海洋里,靠碰运气过日子,又怎么能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呢?
再从经济立法来看,1983年鸡泽县同外地签订的一百六十六份辣椒购销合同,竟一份都没有经过公证,当时鸡泽县连公证处都没有成立。因此,当外地客户单方面撕毁一百五十份合同时,县里也束手无策,有口难辩,只好打落门牙往自己肚里咽了!
至于银行信贷部门,本应了解和熟悉市场情况,对商品生产起到必要的监督和指导作用;然而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他们只能是当地领导部门任意使用的工具,随波逐流,甚至还推波助澜。1983年,县里决定大种辣椒,经营者要多少,银行就贷多少,结果这一年县银行系统贷款五百万元以上;而当1984年全县大幅度压缩辣椒种植面积时,银行系统也盲目地紧缩银根,这一年只贷了二百多万元,甚至对一些经营有方的乡也卡紧了贷款,以至使这些乡的生产经营活动因资金不足而受到影响。
鸡泽的教训说明,加快健全和改革农村各有关服务机构,对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何等的重要!
新的起点
鸡泽辣椒两年内大起大落的教训,教育了当地的干部群众,使他们变得聪明起来了。新调整的县级领导班子,结合贯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认真总结了前两年的教训,提出今年要按市场需求,重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下大力经营好“羊角椒”这一本县“拳头”产品。
县成立了“辣椒经销服务总公司”,各乡也成立了相应的服务组织。全县相继派出了一大批有业务能力的人去调查辣椒市场的需求,联系签订推销合同,安排调运。同时县政府还制定了征集信息推销奖,积极为农民及时捕捉、传递准确的市场信息,指导农民搞好辣椒种植经营。
县工商、司法部门新筹建的合同公证处已积极开展工作,为农民提供有关经济立法的咨询。
县科技部门正抓紧帮助各乡培训种椒技术人员,选育优良品种,确保名牌产品“羊角椒”的质量。县委负责同志对记者说,他们今年对辣椒的生产和经营心中有点数了,打一个翻身仗是大有希望的。
(新华社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