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群众情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6-12
第1版()
专栏:今日谈

  群众情绪
  钟怀
这几天,北京市蔬菜供应有了变化:菜多了,价格降了,国营菜店开始发挥平抑菜价的作用了。居民的意见也就少了。
说实话,前些日子人们对蔬菜供应是很有意见的。一些国营商店货架上菜很少,售货员闲得聊天;农贸市场有菜也不多,价格很高。蔬菜,人们天天要吃。面对上述情况,人们有意见,甚至发发牢骚,是可以理解的。能说大家不同意改革吗?不能。绝大多数居民是理解放开蔬菜价格的必要性,拥护政府这个搞活经济、促进生产的重大措施的。人们不满的是:为什么执行中央的决策表现得这样无力,价格放开后还是这么缺菜,外地的菜进不来,听任菜贩高价卖菜而国营商业无所作为……
在中央有关领导部门干预、帮助下,北京市领导机关迅速采取敞开城门等几项有力措施,领导同志下去调查研究、解决问题。蔬菜供应状况逐渐好转,居民情绪也随之变化,意见、牢骚大大减少了。
群众情绪可不是一个小问题。用发牢骚的方式表达意见,不是值得赞成的方法。然而,一个清醒的领导者,如果从已经存在的牢骚中看到群众的批评,从中觉察到工作中的问题,确是有助于工作的改进。
“群众生产,群众利益,群众经验,群众情绪,这些都是领导干部们应时刻注意的。”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写的这句话,还是值得大家深刻体会的。哪个地方、哪个单位群众积极性不高,或者由高变低了,或者牢骚话多起来了,那里的领导先不要忙于查群众,还是先查一查自己:是不是工作上有什么偏差,出了什么毛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