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2阅读
  • 0回复

辛勤探索者的清新脚印——评廖季立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7-01
第5版()
专栏:书刊评介

辛勤探索者的清新脚印
——评廖季立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
沈立人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坚定而稳健地全面展开。这是一项前人没有做过的伟大事业,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把改革推向前进。廖季立同志长期在经济领导部门工作,近几年来又直接投身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设计工作。汇集他在两次三中全会期间发表过和未公开发表过的有关文章和报告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一书的出版,是令人欣喜的。正如薛暮桥同志在序言中指出:本书“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潮流中一位很起作用的探索者的思想过程,值得有志于改革的同志们认真一读。”
这本书,使人们看到这位经济体制改革的辛勤探索者的清新脚印,同时在某种角度上,看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走过的一条并非平直的道路。本书涉及面广,提出不少有价值的见解,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作者回顾了建国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演变,深刻地揭露了旧体制的种种弊病。本书的首篇,写于1978年的《关于改革我国经济管理体制问题》,就提出了当时经济体制存在的主要矛盾是:采用行政管理方法与按经济规律办事的矛盾,计划上以产定销与按需生产的矛盾,小而全、大而全与专业化协作的矛盾,统收统支、供给制与独立经济核算的矛盾,“大锅饭”、“铁饭碗”与按劳分配原则的矛盾。接着,在1979年初的另一篇报告里,提出现行体制的问题是:只强调统一计划,不重视市场调节;力求自成体系,不讲分工协作;物资管理上靠分配,不发展商品交换;外贸统进统出,没有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等等。这些分析大多抓住了要害,对于探索改革的入门,是不可或缺的。
其次,作者从全局出发,先后考虑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总体设想。他针对我国经济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革的中心问题是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完全的经济核算单位,实行自负盈亏的制度”;还明确地表示,“社会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我们的计划经济必须建立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之上”。据此,作者曾对今后的改革方向考虑了若干设想,如实行指导性与指令性相结合的计划制度,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一样实行商品化,建立各种经济、贸易中心以取代纯粹按部门、地区来组织经济活动,企业在完成向国家交纳税金、费用和偿还贷款以及不违反国家计划指导、法令规定的前提下能够自主地决定经营管理活动等。1981年以来,他多次提出改革的总体设想,或者是包括经济组织、经济管理、经济调节、经济监督四大体系,或者是分为所有制结构、经济决策体系、经济调节系统、分配制度、商品流通市场、经济组织网络等六个部分,表明了改革必须有个全面规划,同步配套地进行。按照改革的中心是解决经济发展的“轨道”和“动力”的精神,他还认为,必须做到“大的方面不脱轨,小的方面有活力”;为此,应当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宏观要管住、管好,二是微观要有动力、活力,三是中观(部门、地方这一层)要做好指导、协调、服务、监督和疏导工作。这些意见,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都起过一定的影响。
再次,在总体设想的指引下,作者在改革的几个重要领域,提出不少发人深思的具体见解。从全书看,他着重研究的有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条块关系和中心城市以及商品和物资的流通体制等问题。他的一些意见与其他同志的建议一起,为党和国家所采纳,吸收在有关文件中了。对于搞活经济,他强调中心城市必须是开放的,不要变为新的块块;企业不需要再有“婆婆”,公司不能成为垄断;价格改革要放、调结合,使混合价格和浮动价格起主导作用;要开展票据业务,建立资金市场;等等。这些探索性的意见是值得重视的,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此外,作者从更广泛的视野,对与经济体制改革相联系的其他经济问题也有所涉猎。他研究速度、比例和效益的关系,再次肯定“以效益为中心安排比例和速度”,并大声疾呼:“绝不能片面追求高速度”,“我们在历史上吃过这种苦头,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他研究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认为“必须把那些超过现有人力、物力和财力可能的基本建设投资减下来,把多余积压的流动资金拨款减下来。”这些看法今天读来,仍然具有现实感。
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大工程。我们已经走过一段路程,但是前途依然高峻,有待努力攀越。在本书中,某些问题提出来了,例如“投资饥饿症”和“物资匮乏症”,还没有完备的答案;某些意见和论证也提出来了,还要仔细商榷。例如关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作者虽然指出不是彼此分离的两个“板块”,而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但是在具体阐述中,似未完全摆脱板块论的痕迹。作者不止一处谈到社会主义国家具有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的两种职能,但是在进一步展开时,不免就事论事,例如把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概括为“战略、比例、政策、投资八个字,未能提到理论的高度作出实质的分析。至于搞活企业的同时,怎样促使企业响应国家的宏观指导,从单一的企业利益导向甚至职工利益导向,走向与国家、社会利益导向相结合?搞活金融的同时,怎样实现宏观的调节和平衡,不致造成信用膨胀和通货膨胀,这些都是实践中出现的新课题,希望作者能在这些方面进一步深入探索,作出新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