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阅读
  • 0回复

农民诗社的新收获——读《朝花诗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09-30
第7版()
专栏:

农民诗社的新收获
——读《朝花诗选》
周申明
读了《朝花诗选》(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精神为之振奋,突出的感受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新。
出版社为一个农民文学社团出版诗集,是一件新鲜事。这诗集富于新鲜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并且蕴含着一代新的农民诗作者在诗艺上的追求与创新精神。
在河北沧州地区,一群想做诗人的农村男女青年,于1982年秋自愿结合,成立了“朝花”文学社,受到了省委领导同志的热情关注与支持。诗社的成员,大都在二十岁上下,辛勤劳动,热爱生活,刻苦读书,勤奋写作。他们不仅收获着金谷、银棉、香甜的蜜枣与鸭梨,还收获着彩色的诗。《朝花诗选》所收的八十多首诗,就是他们第一批丰硕的精神果实。
可以这样说,这些年轻的诗歌作者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物质产品的创造者,又是精神产品的创造者。他们生活在所挚爱的农村,与农民同声息,所以才能有新鲜的感受和发现,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反映出大变革时期农村的时代风貌。请听这一曲新生活的热情赞歌:“是仲夏的太阳/热情的要求/——村头/站起了一幢小楼/……农家的生活/终于突破了一个新的高度/并且以楼的形象/站立在这个地球。”(《村头,站起一幢小楼》)作者以时令的火热写生活的红火,用小楼的形象标志“突破”,讴歌今天的变革。
由于这些年轻的作者,这“一茬新品种的农民”植根于生活沃土,沐浴于现实的风雨,亲眼见到“曾经荒芜过的乡野”发生的巨变,感受到党的新经济政策的伟力。因此,他们就有一种强烈的愿望:“用我的嗓子,唱农民的心声。”在他们青春勃发的笔下,无论是表现与农民息息相关的事件,还是描绘花、石、鸟、虫,一草一木,都鲜明反映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生活新的变化,新的发展,新的色彩,新的希望。“朝花”诗社的青年作者,刚刚开始创作就力避对生活表象的罗列,而注意挖掘八十年代中国农民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增强作品的社会生活深度。在《我买来一张地图》中,作者这样写道:“我,一个年轻的中国农民/不只是拥有泥土多彩的梦/我清楚自己值得自豪的位置/所以我明白了负荷的沉重/面对整个世界/构思我的憧憬/当一个浓缩的地球/浓缩进我的瞳仁啊/我便清楚地意识到/——除了两亩责任田/我还有一份神圣的耕耘。”朴实的诗句,醇厚的底蕴,充分展现了当今农民的广阔胸怀和高尚追求。“淡淡妆,天然样”,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
《朝花诗选》给人的新鲜感,还表现在作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上。这些抒情主人公闪现着一种新的特点,这就是八十年代新型农民的姿彩纷呈的心灵世界和优美品德。他们充满自信,把田野当作“绿色的舞台”,坚定地宣布:“我要导演一幕丰收,向土地献上我的爱。”他们在前进中,“懂得了自己的价值”,要为故乡的大地“犁出绿色的生机”。从这些抒情诗主人公身上,我们看到这一代新农民,生机勃勃,视野开阔,意气风发。
《朝花诗选》中还有些作品深度不够,缺乏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我们期望“朝花”迎着时代的春风开放得更娇艳可爱,更多姿多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