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要珍惜珠江三角洲的耕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0-17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要珍惜珠江三角洲的耕地
记者最近到珠江三角洲采访,看到有些地方的公路两旁和城镇周围,一片片昔日高产的农田被“圈成”建设用地,杂草丛生,不少地方已经堆上了黄土或河沙,但并无建设的动静。
据了解,这些荒芜的田地,除了一部分是按照有关规定,用于国家基本建设和发展小城镇必须征用的耕地以外,不少是各地自己划定的“经济开发区”、“加工区”。不仅有些市、县搞未经批准的“开发区”、“加工区”,有些区镇也照此办理。还有些“开发公司”看到征地越来越困难,补偿越来越高,便多征早征,就是几年荒芜不用,也在所不顾。
记者从农业生产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得知,各地乱占滥用耕地越来越严重的主要原因是:近几年由于农村政策对头,有些同志便以为吃饭不成问题了,爱惜耕地的观念也就淡薄起来。有些项目本来可以建在荒山坡地上,为图方便,就在平原良田上建设。另外,在圩镇乡村建设中滥用良田建房的现象也很突出。
有章不循,征地报批制度不严,也是造成乱占滥用耕地的重要原因。国务院曾三令五申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广东省人民政府也规定了用地的管理办法,但好些地方和单位不执行,用地不报、多用少报、先用后报的情况比较普遍。
广东人多地少,全省平均每人只有耕地零点八亩,粮田零点五亩。珠江三角洲人口稠密,情况更是如此。广东由于实行特殊政策,经济发展较快,建设用地越来越多。特别是象珠江三角洲这样的开放地区,需要兴办的事情很多,征用土地有增无减。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各项建设用地,首先要考虑利用荒地、劣地或山坡地,尽量少占用耕地,不占良田。如果不从建立土地利用的合理结构着想,无限制地大量占用耕地,不但影响国计民生,而且会祸及子孙后代。
新华社记者 雷仲予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