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根据侨生特点搞好教改 暨南大学办出侨校特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0-21
第1版()
专栏:

根据侨生特点搞好教改
暨南大学办出侨校特色
本报讯 南方日报记者方棣华报道:暨南大学自1978年复办后,为办出侨校特色进行了一些改革的尝试,已取得初步成效。自愿回暨大学习的海外华侨、港澳同胞一年比一年增多,今年报考的人数有二千一百多人,经过考试,录取了本科、预科、研究生共七百四十人,达到复办后的最高水平。
暨南大学是一所面向海外华侨、港澳同胞的文、理、医、经济的综合性大学。它的招生来源、学生去向和办学宗旨,决定它必须具有华侨教育的性质。为此,他们认真改革了专业和课程设置。学校派人到海外和港澳地区考察,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原来的专业进行改造,根据需要增设新专业。比如,把研究宏观经济为主的商业经济专业和工业经济专业,分别改为以研究宏观与微观经济相结合,并以研究市场营销和企业产销、管理为主的商学专业和企业管理专业;把偏重理论的数学专业改为电子计算机和现代经济管理等应用性学科的数学科学专业。考虑到港澳地区和海外的实际情况,暨大今年又增设了三个新专业:国际经济专业、行政秘书和食品化学专业。与此同时,他们相应改革课程设置,加强主干基础理论课,更新部分专业课,增设一些应用新课程,大力加强外语教学,以建立一整套适应港澳和海外的课程体系和教材教法。
鉴于暨南大学的华侨、港澳毕业生绝大部分要返回居住地就业,其所从事的职业往往与所学的专业不能完全对口,学校要求学生所学内容既要专,又要具备多种职业技能,学得宽广一些,适用一些。为了适应学生的这种实际要求,暨南大学从1978年复办时,就开始试行学分制。从1983年起,在文、理、经济科各专业全面实行学分制。医学院则实行学年制与选课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方案规定,必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60—70%,选修课学分占30—40%。这就给学生留有较大的自由选课余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志趣、专长和需要,跨系跨专业,甚至跨学院选修有关课程。学生自学的必修课程,经过考核,学业成绩确实达到良好以上水平者,可以免修。提前修满所规定的总学分者可以提前毕业修双学位或报考研究生。
为了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学科交叉和互相渗透的趋势,使学生在专、深的基础上向边缘学科和横向学科发展,形成各具风格的“复合型人才”,并使港澳、华侨学生能在四年或多一些的时间里,达到专业化与多能化,以加强适应性,他们从八五级开始试行主修与副修专业制,允许并提倡学生从第一年开始,除主修某一专业外,可在本院系或他院系内选定一专业作为副修专业。
此外,该校为满足华侨、港澳同胞和内地归侨、侨眷子女及外籍华人求学的要求,在办好本科的同时,采取措施实行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办学。他们招收预科生,预科学制为一年。学习期满,如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及格、品德优良、身体健康者,可直升本校本科有关专业就读。除扩大招收归侨、侨眷子女自费走读班外,学校于1984年开办了夜大学,优先录取在内地的归侨、侨眷和港澳同胞子女入学。(南方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