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0阅读
  • 0回复

“无工不富”是正确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01
第2版()
专栏:农村经济论坛

  “无工不富”是正确的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陈可文
“无工不富”这个提法,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最近有人提出,“无工不富”这句话有“片面性”,“本身绝对化了”,它的精确性不及“无农不稳”、“无商不活”。一些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也由此疑虑重重、举棋不定。当前在总结农村产业结构改革的经验中,正确理解“无工不富”的科学含义和客观必然性,是很有必要的。
我国工业化起步晚,商品经济不发达,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已经膨胀,走“城市搞工业、农村搞农业”的道路显然不通。如把八亿农民继续捆在农业上,仅靠人均二亩耕地,即使人均一年生产一千斤或者更多些粮食、十斤棉花,也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农村不会富裕起来,国民经济也不能实现现代化。而要改变八亿农民搞饭吃的局面,就要发展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农村的分工分业,把现在大约三分之一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农村工业领域,并力争在本世纪末吸收农村三分之二的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在农村从事工业和其他产业。这样既可以加快农业的发展,又有利于建设繁荣富庶的新农村,改变传统的农村发展模式。“无工不富”正是根据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这一需要提出的。
“无工不富”揭示了工业在农村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与农业和商业的相互关系,它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应从整体上来认识和把握。“无工不富”与“无农不稳”、“无商不活”一样,概要地说明了农村各产业的主要特征。“无工不富”是对整个农村而言的,不是对农村某一特殊地区或者某一个农户和个人而言的。在纯农业区,发展农业也能够致富,同时需要建立以农业为主体产业的结构,这是对的。但是不能因此否认整个农村需要发展工业。即或是纯农业区,也要发展工业,把种养业和加工业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快地致富。这正是“无工不富”的普遍意义所在。如果某户某村从事某种产业致富了,就认为整个农村发展该种产业也能致富,未免就荒唐了。总之,在农村大力发展工业,是振兴农村经济,加速农村致富的必由之路,“无工不富”是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适应我国具体国情的、带有全局性的战略方针,在农村产业结构改革中,我们决不可对此发生动摇。
编者按 今年以来,随着购销制度的改革、市场调节的扩大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而富有意义的新变化。实践不断更新人们的认识,并提出大量尚无完满答案的新问题,需要我们讨论、研究、总结,作出明确回答。开辟《农村经济论坛》,就是请农村工作者以及所有对农村经济发展有所了解的同志,一起来回答农村经济提出的新问题。
本专栏提倡新、实、精、辣的风格。新,指所写的问题新、经验新、观点新,语言也新;实,从实际出发,不空谈,最好结合实际材料立论;精,文章短小精干,一般千字以内,三五百字也欢迎;辣,观点鲜明、泼辣,不含糊其词,必要时可展开讨论。
来稿请寄人民日报农村部《农村经济论坛》专栏,注明作者工作单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