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科学研究面向生产的成功实例 海南岛胶茶人工群落获巨大效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5-12-01
第3版()
专栏:

  科学研究面向生产的成功实例
  海南岛胶茶人工群落获巨大效益
本报讯 据今天出版的《科学报》报道: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与海南农垦局协作进行的“胶茶人工群落的研究与推广”,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已在海南岛二十万亩生产基地上取得可喜成果。据统计,每年茶、胶生产可为国家增加收入四千万元;以一个生产周期(约二十五年)计算,可比单胶林增加十亿元收入。
热带多层多种人工群落研究,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研究的继续和发展。它选择生物学特性相适应、经济价值高的巴西橡胶和云南大叶茶作为主要成员,进行科学组合,从而提高了原有传统人工植被的生产力、稳定性及环境保护功能,创建了具有我国特色的一种新的人工经济生态系统。1980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进行了胶茶人工群落第一阶段的研究总结、鉴定。1981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这一研究列入我国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研究计划。
我国的橡胶生产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存在着热量不足,雨量偏低,干湿季明显,特别是海南岛及雷州半岛一带常风大、台风多等不利因素。在云南,七十年代两次低温,造成二十一万亩幼林胶树被冻死。据1970至1980年统计,台风登陆海南岛总计三十二次,其中≥十二级台风造成较大损失的达十六次,累计受害橡胶树一千四百一十一万株,平均每年损失一百二十八万株。采取合理的胶茶群落结构,发现和应用了向性热效应和多层热效应,对“低温”和“风害”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
在胶茶群落中,因生物与生物之间协调平衡及长期稳定发展,促使橡胶树提前一至两年投产割胶,比单胶林产值增长22.3%;胶茶群落中的茶叶,经多年的研究实验对比分析证实,产量增加;从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等主要成分分析,质量均有提高,粗纤维含量降低12%以下,提高了茶叶的嫩度,受到国内外人士的赞誉。
由于推广胶茶人工群落,调整产业结构,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以海南农垦局为例,十年来,他们发展胶茶群落及开展多种经营,促进了橡胶生产发展,主副业兴旺,橡胶比十年前增二点六倍;茶叶已成为仅次于橡胶生产的第二大宗产品,是目前海南出口的主要商品之一,每年为国家创汇上千万美元。预计到本世纪末,年产干胶十五万吨、茶叶一万吨,两项年产值将达十亿元。
胶茶人工群落的科学研究和推广,对于进一步开发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等地的热带资源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它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科学面向生产的成功实例。
11月中旬,中国科学院和农牧渔业部委托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和海南农垦局,在海南岛主持召开鉴定会,通过了“胶茶人工群落的研究与推广”的院级鉴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