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阅读
  • 0回复

总结经验 坚持改革——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六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1-01
第1版()
专栏:

  总结经验 坚持改革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六日)
  万里
近五六年,每年年末都要开一次农村工作会议,研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群众实践中的新经验、新创造,然后集思广益,提出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形成一个文件,指导和推动农村改革的发展。正因为及时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所以总的来说,农村改革进行得比较顺利,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功。应当把这种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坚持下去,进一步发扬光大。
当前农村形势如何?这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家都说形势很好,问题不少。但形势到底怎么个好法,又有些什么问题,看法可能并不那么一致。希望大家敞开思想,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讨论。只有对形势作出符合实际的估量,才能提出正确的政策措施。田纪云同志在会上将要作详细的报告,这方面我不多说,只想指出一点,就是分析形势要重视存在的问题,抓住重点,深入地研究这些问题的性质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形势进一步向好的方面发展。
有些地方农民反映,前几个一号文件把政策放宽了,一个比一个更宽,更合农民的心意。今年的一号文件不仅放宽,而且放开了。所谓放开,指的就是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积极合理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按市场需求安排生产。这是个突破性的进展,表现了改革又深入了一大步。但是,多年来上上下下已经习惯于统购统销的一套做法,乍一改成合同定购,许多工作都跟不上,不少地方把协商变成了摊派,合同书变成了任务通知单。对这个问题应当怎么看?是退回到统购的老路上去?还是坚持改革,改进和完善合同定购?
由于种种原因,今年粮食产量比去年减少了,这也是议论较多的一个问题。党中央一再强调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任何时候不能稍有忽视。全国党代表会议又进一步提出了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在这个问题上,不仅要研究造成减产到底有些什么原因?各种原因在不同地区有什么不同影响?而且要研究粮食生产与调整产业结构到底是什么关系?是互相对立?还是互相促进?对今年粮食减产,要作具体分析,并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还要看到,今年粮食总产量仍超过丰收的1982年,除棉花有计划调减外,其他农作物继续大幅度增产,农村社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在过去单一经营粮食的情况下,如果遇到今年这样的减产,会出现什么局面?如果没有这几年的改革,没有产业结构的调整,粮食减产后农村经济还能不能保持现在这种兴旺、繁荣的势头?我这里只是提出一些问题,答案要请大家来讨论。
应该肯定,农村形势确实很好,以往几年一直很好,今年进一步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并开始了购销制度的改革,农村形势同样很好。最根本的标志是经过改革,整个农村经济活起来了,农民的主动权大了,积极性高了。有些地方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有所降低,但即使在这样的地方,农民总的生产积极性并不低,要求致富的积极性并不低。这是整个农村经济能够不断向前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目前农村中的问题确实不少,大量的和主要的是由于对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还缺乏经验,从封闭型的旧体制过渡到开放型的新体制,新旧体制运行中的矛盾以及人们的思想、习惯和工作方法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适应造成的。对农村商品经济如何建立间接的宏观控制和协调的手段,我们还要学习,还要探索。这是改革过程中必不可免要遇到的问题。现在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已经与城市改革相结合,成为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牵涉到的面广了,有利条件多了,新的困难也多了。城市改革改不好,农村第二步改革就不可能改好;城市改革完善不了,农村第二步改革也就完善不了。今年是农村第二步改革的第一年,农村改革与城市改革刚刚结合,但还没有完全结合好,农村改革与城市改革都有所前进,但还未实现同步发展,因此显得问题更多一些,这是毫不奇怪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中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只能靠坚持改革、深入改革去解决,决不能因为遇到问题就倒退到老路上去。实践证明,倒退是没有出路的,唯一的出路是坚持改革,深入改革。
为了明确方向,坚定信心,坚持改革,我认为有必要回顾一下农村改革走过的道路,总结一下第一步改革取得成功的经验。主要的是不是下面这三条,请同志们共同研究。
第一,坚持群众观点,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农村第一步改革为什么能成功?主要是因为一系列政策反映了农民的要求,代表了农民的利益,使农民有了自主权,提高了积极性。农民积极性高了,农村改革这一步棋走活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就能起到促进作用。那么,这些新的农村政策又是从哪里来的?难道是我们几个中央领导同志,我们的省长们、书记们的发明吗?这里面当然有党的集体智慧,各级党政领导确实做了大量概括和提高的工作。而更重要的,却是亿万农民的实践,亿万农民的创造。
十亿人口,八亿农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如果心目中没有农民,不切实保障农民政治上的民主权利、经济上的物质利益,就不能说有真正的群众观点,也不能说有真正的国家观念和全局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大半也成了空话。我这句话,不仅仅是对从事农村工作的干部说的,国务院各个部门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当认真研究农村问题、农村经济工作,并研究新时期的城乡关系,更新知识,更新观念,以中央关于“七五”计划的建议所体现的指导思想为行动准则,考虑一下自己的群众观点是否牢固,国家观念是否全面,为农民服务的自觉性如何。
这几年经过改革,农民的生活有所改善,但我们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决不可估计过高,对农业生产的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决不可估计不足。实际情况只是少数人和少数地区开始富裕起来,多数地区只是解决了温饱问题,还有少数地区并没有摆脱贫困的状况。只有帮助全体农民逐步走上共同富裕之路,四化大业才有希望。有些同志心目中没有农民,不懂得为农民谋利益同国家观念、全局观念是分不开的,片面强调本部门本单位的利益,这同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相违背的。还有少数地方和单位,打着改革的旗号,损公肥私,以权谋私,乱搞摊派,敲农民的竹杠。这不是改革,而是对改革的干扰,败坏改革的名声。对这类做法,必须严肃查处,坚决制止和纠正。
为什么家庭联产承包制首先在最贫困的地区突破?这一点很值得深思。我认为主要是因为贫困地区的农民受大锅饭、瞎指挥的祸害最深,对改革的要求最强烈最迫切。包产到户也好,大包干也好,都是当地农民自己悄悄先搞起来的。当初一批农村干部冒着受处分的风险,支持农民搞改革,为群众利益不顾虑个人得失,敢于冲破旧的条条框框,这就是真正的群众观点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贫困地区的改革站住了,坚持下来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起来了,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明显了,中间地区、发达地区的改革也跟上来,推行了适合本地情况的承包制,终于形成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在改革中,如何认识农民、对待农民,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前年的农村工作会议上,我曾专门讲过如何看待先富起来那部分农民的问题。现在改革更深入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道路更广阔了,统派购变成了合同定购。在这种新情况下,如何评价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学会搞商品生产,把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知识以及信息等教给农民,从商品购销、交通运输、金融、税收、价格等各个方面切切实实地为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服务,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使农民从个别富、少数富发展到多数富,真正实现全体农民共同富裕,这是新时期的新课题。我们坚持合作制,坚持共同富裕的道路,应当积极鼓励和大胆支持农民发展商品生产,勤劳致富。至于某些采取不很正当的手段致富的人,要区别对待,对其中的多数,既要保护他们发展商品经济的积极性,又要重视教育、引导,加强管理;对极少数用违法手段牟取暴利的,必须按法律程序依法惩处,使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更健康地向前发展。农村第二步改革中的这个新的重大课题,各级党政领导同志必须高度重视,下功夫做好细致的工作,结合亿万农民的实践,继续探索新的路子。
第二,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没有人不承认应当实事求是,但真正要做到实事求是却很不容易。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千差万别,不仅发达地区、中间地区、落后地区之间差别太大,而且每类地区内部、每个省甚至每个县内部,差别也很大。如果不时刻牢记农村发展的极端不平衡性,办事情、做工作不调查研究,不从当地实际出发,就根本谈不上实事求是。农村第一步改革中有个好的做法,就是从各地不同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群众意愿,放手让群众在实践中选择最适宜的经营形式,看不准的就不急于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更不扣帽子、打棍子。这是符合实事求是精神的。可惜这一点有些地方没有坚持下来,一刀切、一阵风、一哄而起的毛病又有抬头。少数地方的领导干部为了邀功,盲目攀比,任意浮夸,弄虚作假,那就不仅仅是不实事求是的问题了。
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如果我们的认识不能根据实践的发展而逐步深化,以至改变原来的某些判断,如果只唯上、唯书而不敢唯实,那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一点在对待包产到户的问题上最突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文件中从“不许”包产到户到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后变化很大。从整个政策看,却是一致的、连续的、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的。这是对群众实践经验的正确总结,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因为它体现了党的领导同群众创造相结合的原则,贯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近几年来,每当中央一号文件发出后,国家机关一些部门都发出了相应的文件,其中大部分是好的,改革了本部门原来制定的某些束缚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规章制度,做了大量的工作,起到了配合中央一号文件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的作用,成绩是显著的。但是也有少数部门的一些文件没有体现出改革的精神,或者未注意因地制宜区别对待,而是把那些与农村改革不相适应的条条框框,改换了个形式又拿出来,给各地全面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增加了难度,因而被农民称作所谓“二号文件”。目前农村改革日益深入,涉及的部门越来越多,应该到实事求是地认真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了。
第三,坚持改革,不怕困难,不断排除干扰。
改革的目的是要闯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全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干的是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因此不可能不遇到困难,不可能不经历曲折,不可能不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要求改革不出一点问题,那只是幻想,实质上是取消改革。要求改革得到所有的人赞成,没有一点闲言碎语,甚至强烈的反对,那也是幻想。古今中外,没有一次改革是一帆风顺的,没有一次改革没有遭到过不同的阻力。这是历史事实,也可以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我们必须既有清醒的头脑,又有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信心,不断排除干扰,不伯困难,才能把改革坚持下去。当然,不同的意见、反对的意见,即使是不对的,也可以促使我们把事情考虑得更全面一些、更深入一些,因此必须认真听取,并择其善者而从之。至于不负责任的闲言碎语,则可不加理睬。受闲言碎语左右,没有坚定的信心,屈服于不正确的议论,就会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这是最危险的。农村第一步改革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们认真对待改革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切实地一个一个地加以解决。同时又坚决地顶住各种闲言碎语,不为其所左右,不断地进行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群众路线,依靠群众的社会实践,开辟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用实践经验来教育干部,提高和统一干部的认识,把改革事业扎扎实实地推向前进。现在回头来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农村政策,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是完全正确的,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这是一条真正引导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完全有理由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当前的问题是,方针政策是正确的,许多具体措施正在逐步完善,但是理论上的阐述和概括尚待深入。希望我们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们,理论界、经济界的同志们,结合农村改革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创造性的理论探讨和研究,为经济体制改革做出新的贡献。
以上说的三条,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对当前和今后的改革仍然是有用的。这几年连续发了几个一号文件,推进了农村的改革,农民是高兴的。但是工作还远没有做完,有些还不落实、不配套、不完善。过去实践已经证明正确的方针、政策,也必须进一步落实、巩固,并在配套、完善方面多做工作,使改革深入发展,取得更大的实效。第二步改革和第一步改革不能截然分开,联产承包制虽然已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但还不完善,特别在家庭分散经营的基础上如何建立和加强多种形式的服务和合作,可以说才刚刚开始。这一项工作做好了,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威力还可以进一步大大发挥。
最后,我再提出一个建议,希望大家议一下,就是在农村改革中要进一步放权给县的问题。我曾经讲过,县的领导干部要学会总揽经济全局,这一点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起过积极作用。这几年的实践证明,县这一级既是城乡的结合部,又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综合的职能很强,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层次。凡是县一级领导班子比较强,综合体制改革搞得比较好的,部门之间的扯皮现象就比较少,工作效率就比较高,组织和协调全县商品生产的能力就比较强,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致富的步伐就比较快。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给县一级比较大的自主权,如果县一级没有一定的自主权,“总揽经济全局”只能是一句空话,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发挥优势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既然现在科学、教育、交通、运输、通讯、小城镇建设等工作都需要加强,县一级是最接近农民生产生活的领导机关,使他们能够就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协调和解决微观方面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我们现行体制中一些不合理的规定,常常束缚着他们的创造性,限制了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几年各省对县级综合改革已分别搞过一些试点,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好好交流、总结一下,把县一级的领导班子配备好,把县级综合改革再推进一步。县一级的事情搞好了,农村经济、文化、教育就会得到更迅速、更健康和更全面的发展。对于农村整党,中央已发了一个通知。希望各地抓紧这个有利时机,对乡镇的领导班子从思想、作风、组织、纪律各方面进行整顿和教育,进一步提高其战斗力,特别是要引导他们学会领导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成为两个文明一起抓的能手。这样,农村改革就会深入,农村经济就会搞得更活,全部农村工作也就会有一个大发展。这是第二步改革中一件大事,应当认真研究一下。总之,问题要靠大家发挥集体智慧讨论解决,戏要靠大家来唱,我先讲这么几句,只能算个开台锣鼓。如有不妥,请大家批评。(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