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坚持城乡改革 重视智力开发 哲盟工农业总产值五年翻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1-26
第1版()
专栏:

坚持城乡改革 重视智力开发
哲盟工农业总产值五年翻番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1月25日电 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各族人民经过三年多的努力,1985年实现了胡耀邦同志1982年到哲盟视察工作时提出的“争取到1985年使全盟工农业总产值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的奋斗目标。
1985年,哲里木盟的工农业总产值达到十七亿六千二百多万元,比1980年的八亿六千多万元增长了104%。其中,农业总产值达到十一亿七千八百多万元,比1980年的五亿四千多万元增长了118%;工业总产值达到五亿八千四百多万元,比1980年的三亿一千多万元增长了84%。
随着工农业总产值翻番的实现,哲里木盟的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二是经济结构趋向合理。三是生产条件有了改善。四是经济实力增强了,对国家的贡献也增多了。五是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全盟农牧民的每人平均纯收入连年增加,1985年达到四百二十元左右,约比1980年增长一点九倍。
哲里木盟坚持城乡改革,以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从1980年开始,哲里木盟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不断地抓好巩固完善工作,现已形成了统分结合的新体制。农业上在稳定农民对土地使用权的基础上,突出地抓了机电井和农机具的承包到户和作价归户。牧业上普遍实行了畜草“双承包”。林业上落实了林权。
近两年,全盟又抓了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步改革,即在稳定提高粮食总产量的前提下,增加经济作物,大抓林牧业,积极兴办乡镇企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改革,从1982年开始,哲盟搞了“包”字进城,实行了“放权、承包、疏通、联合、开放”为内容的改革,落实了企业内部经济、经营责任制,增强了企业活力。
哲里木盟狠抓对外开放,发展横向经济联系,促进资源开发。在发展经济中,哲盟还重视智力开发,加快科学技术进步。在抓好普通中小学和原有大中专院校的同时,全盟新办了十所职业技术高中、六所技工学校和八所中专,盟内两所大专院校和各级党校都开办了干部专修班,还选送了一批干部职工到外地进修,并聘请外地专业人员来盟讲学或传艺带徒。在企业,狠抓了技术改造,以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为目标,加强了全员培训。在农村牧区,广泛深入地开展了科技普及推广工作,接受科技培训的农牧民每年都达十余万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