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阅读
  • 0回复

河北平原农业生态的隐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4-01
第3版()
专栏:

河北平原农业生态的隐患
本报记者 陈健
一些专家和有关方面负责人最近向记者提出,河北平原地区农业生态条件隐患深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相机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河北平原地区的生态问题,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由于京津水源告紧,引滦济津和白洋淀干枯等事,一次次地向人们敲响警钟。但这还是一些局部性的问题,问题的全部还要严峻得多。
现在,河北省每年有四分之一左右的耕地受旱;六分之一的耕地沙化严重;近十分之一的耕地含盐量超过0.2%,次生盐碱地还在发展之中;近一半耕地水土流失严重,每年由于水土流失所损失的氮磷钾等约在一百五十五万吨以上,相当于河北省化肥产量的42%;由于水土流失所造成的水库淤积,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型水库,河道淤积造成近三分之一的防洪工程能力丧失。
水资源的问题更加突出。近年来需水量直线上升,水的供给却日渐减少。五十年代,山区年均流量还有约一百一十五亿立方米,八十年代已降至五十五亿立方米。现在河北省每年需水二百七十三亿立方米,可供水源却不足二百亿立方米。现每年开采地下水近一百四十亿立方米。水资源的超负荷开发造成河流、湖淀的干枯(从1983年起,包括白洋淀在内的三十处湖淀滞洪区已全部干涸),河流入海量骤减(1956—1984年年均入海量为六十一亿立方米,而1984年的入海量仅为零点九六亿立方米);并形成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地下水“漏斗”。河北省地下水位从1965年开始下降,至今下降速度已达0.4—0.7米/年,石家庄等地已达每年一米左右。
更严重的是,地下水的过采加剧了水资源的污染,使原来在量上不足的水在质上也出现问题。许多地区地下水中有害物质的含量超过了标准。水的氟污染所造成的地方病日渐增多。
河北平原农业生态的关键因素在于水。有人描述了这样的循环:地下水过采——地上水面干枯——地表蒸发量减少——天上雨量减少、干旱增多——进一步过采……
显然,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白洋淀等湖淀河流干枯,不但影响局部性气候变化,也影响相应的生物群落和地表土质、植被的变化。农业用水的污染,不仅影响农民的饮水质量,也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农业生态恶化的其他方面如风蚀沙化、盐渍化和植被覆盖率难以提高等,都与水有关。
河北省有关部门指出:水的症结在于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超过本地区水资源的承受能力。三省市年用水总量在一百亿立方米以上。目前,北京、天津的缺水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但包括引滦济津在内的措施都只是局部的,整个华北地区更深刻的水资源危机并未遏制住,反而日渐增长。长此以往,后果难以设想。
现在仅靠本地资源显然解决不了京津冀水资源的问题,所以各方面都认为,从外流域引水将成为主要的治理手段。有人说,河北平原“短期靠引黄,中期靠引江,长期靠海洋”,不是没有道理的。河北省最近提出的引黄济冀的“白坡方案”,就是从河南省内的白坡引黄河水,经卫河入东风渠到白洋淀。这么一个有众多现有设施可以利用的平原引水方案,也需要投资十一亿元才能完成。至于南水北调以及随着科技进步而来的海水淡化等等,需要相当的魄力和更多的资金,否则难以有所作为。
这里特别需要强调另一方面:节流。我国是个贫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节约用水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对社会经济发展意义极大。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开发,京津冀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并未往“节水型”方面发展,而日益演化成“费水型”经济群落。这是需要花大力气进行调整的。例如,耗能耗水较多的化工、能源、冶炼等行业应否大量挤在京津冀地区?在农业上,是否能不顾水资源的限制而追求粮食高产?如几年前一度发展迅速的水稻种植是否还应发展下去?适宜于干旱种植的园艺作物究竟如何搞?实践提出的问题尖锐而深刻,需要我们在认识上有远见,在措施上有更大的魄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