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为当地优势产品提供系列化服务 万全县供销社被农民誉为“致富靠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6-15
第2版()
专栏:

为当地优势产品提供系列化服务
万全县供销社被农民誉为“致富靠山”
本报讯 记者江世杰报道:当前农村供销社的改革,重点应该抓什么?河北省万全县供销社的体会是:乘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之机,积极参与开发本地优势产品;通过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进一步实现供销社从经营型向经营生产服务型转变。县委书记陈槐告诉记者:今年这个县有四千三百九十三户农民在供销社的扶持下,栽培黑木耳一千二百三十八万多袋,可收干木耳二十一万多公斤,增加纯收入五百万元以上。广大农民称赞供销社是他们“脱贫致富的好靠山”。
万全县位于塞外古长城脚下,具有发展多种土特产品的好条件,几年前,县供销社李正孝研究试验成功人工袋栽黑木耳,不用木料,改用棉籽皮、玉米芯等废料,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效益好,群众容易掌握。发展人工袋栽黑木耳在当地很有优势。去年初,县委、县政府决定把袋栽方法在全县普遍推广,县供销社立即在本系统内部进行机构调整,充实、扩大了食用菌开发公司,承担起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的重任。一年多来的两个木耳生产季节,他们的服务工作越做越好:
一是签订合同到户。针对一些农户怕木耳生产出来了卖不掉的顾虑,县供销社在年初根据市场预测和资金、技术、原料条件安排生产任务,向群众提供可靠的生产信息,然后由本系统的职工,逐户登门签订产销合同。
二是技术传授到户。主要由县供销社所属食用菌开发公司采取办培训班、印发资料、开展咨询、组织现场交流以及派技术人员分片巡回登门指导等多种形式传授技术。
三是菌种、原料供应到户。去冬今春,县供销社系统从省内外买回并供应下去木耳生产原料和工具,保证农民在最佳时间拌料装袋、灭菌接种。
四是产品收购到户。去年木耳收获时节,全县十七个乡镇都设了收购点,并做到了上门验货,就地过秤。
万全县供销社大力扶持农民发展黑木耳生产,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很可观。去年养木耳的一千一百户农民,仅此一项就户均收入八百多元,其中有七百三十多户当年脱贫致富。今年,按目前出耳情况预测产量,全县可产干木耳二十一万五千公斤以上,平均每个农户可收入一千一百多元。木耳生产对国家也大有好处,仅上交产品收购税一项,今年即可达到二十多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