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努力贯彻双百方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6-19
第5版()
专栏: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经济研究》编辑部五月三十一日联合举行了纪念双百方针三十周年座谈会,十六位同志在会上讲了话。这里发表的是部分同志的发言摘要。
——编者
努力贯彻双百方针
董辅礽
双百方针是促进科学文化繁荣发展的正确方针。三十年的实践表明,按照这个方针办,我国的科学文化就繁荣昌盛;背弃这个方针,我国的科学文化就停顿以至衰退。就经济理论来说,情况也是如此。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我们有成功的经验,同时也有沉痛的教训。
就沉痛教训来说,在我国经济学界中有两个突出的例子,一个就是五十年代对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的控制人口理论的批判,另一个就是六十年代中至七十年代中对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的一整套卓越的富有创造性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批判。这些批判越出了正常的学术争论的轨道,背弃了百家争鸣的方针,实际上是作为政治斗争来进行的。被批判者被扣上种种不能成立的、令人生畏的政治帽子。这些批判窒息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造性的研究,给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巨大的损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纠正以往工作中的“左”的错误,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给我国经济理论的发展开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的环境,使我国的经济理论在百家争鸣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建设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双百方针的贯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也经历过一些曲折。要使双百方针得以切实贯彻,还需要作很大的努力。一方面,希望理论工作主管部门能为经济理论工作创造更加良好的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我们经济理论工作者也应该作出自己的努力,正确地理解双百方针的精神,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具有理论研究的勇气,大胆探索和开拓创新。不仅要提倡独立思考,提倡不同观点的争鸣和讨论,而且更要提倡批评和反批评都心平气和,实事求是,充分说理,以理服人。歪曲人家的原意,断章取义,动不动就给别人扣政治帽子,或者听到别人的商榷式的批评就火冒三丈,这样一类不良风气,也要切实清除。
我国经济学界面临的任务是很繁重的。改革和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两大课题。改革是为了发展,而发展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里有大量的、异常复杂和困难的问题需要我们探索、研究、解决。作为经济理论工作者,我们要对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种种问题进行大胆的探索和研究,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科学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在探索和研究中会有成就也难免失误,同时必然会有各种不同看法。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勇于坚持真理也勇于修正错误,开展平等的、民主的、实事求是、充分说理的讨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