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阅读
  • 0回复

让民主空气吹进科学殿堂 中国地质学会成为百家争鸣的讲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6-30
第3版()
专栏:

让民主空气吹进科学殿堂
中国地质学会成为百家争鸣的讲坛
本报讯 中国地质学会贯彻百家争鸣方针,努力弥合长期以来因学术民主空气不浓造成的各学派隔阂,从学术刊物、学术讨论会等方面,为不同观点、不同学派的自由讨论创造条件。
地球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变迁、演化,现在的面貌已变得远非初始,其内在结构又看不见、摸不着,因此地质学比其它学科具有更多的探索性和推测性,不同的观点和学派应运而生。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有些同志在地质事件发生的内因和外因、渐变和突变等问题的讨论中,不适当地套用哲学概念,划了一些“禁区”,甚至给对方贴上“形而上学”的标签。有时还发生用行政手段推行某一学派的现象。这种状况不利于科学发展,特别是不利于新观点的引进和新学派的萌生,又影响了科学家之间的团结和正常交流。
近几年,中国地质学会努力让自由民主的空气吹进科学的殿堂。该会常务理事中吸收各个学派的科学家参加,理事长任期限定为一届。学会所办刊物对不同学术见解兼收并蓄,不搞支持一派、压制一派。在为征集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而编辑、出版的论文集中,不同学派的观点都占有一席之地。在组织学术活动时,学会着意倡导科学家们互相尊重、畅所欲言、共同切磋。例如“推覆构造”问题近来在国外受到特别重视,对此,国内不同的构造学派有不同理解。为了推动各学派的相互交流,1983年该会所属的构造地质、地质力学两个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全国断裂构造讨论会”,从会议名称、代表名额分配、讨论重点等方面充分照顾不同意见。通过讨论,各家对某些学术问题的看法趋于接近。
“百家争鸣”给地质学增添了新的活力。首先,原先沟通不多、成见较深的各个学派之间增进了相互了解和一定程度的理解,在某些方面还能相互借鉴,相互渗透。例如,原先各执一端的力学分析方法和历史分析方法,在多旋回构造、地质力学等学派中都得到运用。其次,突破了过去地质学研究中某些人为设置的“禁区”,某些传统观点受到有力的挑战。1983年召开的“天文、地质、地震、气象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上提出了八个地质时代生物灭绝的天外灾变因素、生物起源的天外原因等课题。国际地质学研究的最新进展都能在国内讲坛上得到迅速反映,新学派发展很快。其中,七十年代初期引进我国的板块学说这几年异军突起,多数地质学家倾向于认为板块构造更接近于地球运动的事实,并把板块学说广泛应用到地质学研究中。第三,学术见解不同的科学家之间建立了平等对待、融洽相处的关系,增进了科研队伍的团结。(祝华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