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破除心理上的“无谬误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7-31
第5版()
专栏:

破除心理上的“无谬误症”
俞吾金
人们对下列现象早已是见怪不怪的了:每当改革中出现一些问题时,总有人抓住不放,把它说得漆黑一团;同样,每当一些改革者遭受挫折,甚至犯了一些错误时,总有人幸灾乐祸地进行嘲讽。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当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在这里着重剖析的是心理上的原因。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在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着一种心理上的“无谬误症”。这种病症是他们在判别外界事物时常常陷入偏谬的基本原因之一,从而也是当前的改革活动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
所谓心理上的“无谬误症”,也就是说,在人们的心理上,普遍地存在着一种自然的倾向,即向对象(人、物、历史事件)索取完善性,要求对象始终处在“无谬误”的状态中。这种“无谬误症”深藏于无意识的心理层次中,对人们的认识取向和评价取向产生重大的影响。然而,人们常常意识不到这种心理病症的存在,从而听任它支配自己的行动。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人类的文化活动时,到处可以发现这种心理上的“无谬误症”的痕迹。比如,基督教中的上帝就是人们把自己的本质无谬误化、完善化、然后使之客观化的结果。所以,费尔巴哈把上帝看作人的本质的异化。在宗教中,天堂就是尘世的无谬误化。扩而言之,历史上许多哲学家或政治家设想的“乌托邦”,也都是对现实世界的无谬误化的产物。在文学艺术中,这种无谬误化的心理意向表现得特别明显,因为文学艺术具有虚构和创造的特征,它的一个基本的内驱力是创造出完美的人物、事物和情景。但这里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当“四人帮”力图通过“三突出”的原则,把正面人物尤其是英雄人物绝对地净化或无谬误化的时候,同时也就把文学艺术推入了硫酸池,使之不复存在了。
这种无谬误化的心理意向集中表现在对人(尤其是伟大人物)的评价中,它深埋在无意识的层次中,并不是在理智范围内说上几句“人无完人”、“错误难免”之类的话就可以消除的。人们心中有一种把伟大人物无谬误化的顽强的意向,这种心理意向常常表现在实践中。比如,在替一些知名人物出全集时,往往出现“全集不全”的情况,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为尊者讳。这正是心理上“无谬误症”的一种表现。
某些人一见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就惊慌失措,横加指责,正表明他们对改革抱着一种非现实的、求全责备的态度。他们希望,整个改革应以无谬误的方式来进行。仿佛对于改革说来,问题或困难不是题中应有之义,而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同样地,他们也以无谬误化的心理标尺去看待和要求勇于改革的人,要求这些人始终处于正确的、不犯错误的状态中。偶尔,他们也会摆出一付深谙世故的姿态,说上一两句“要允许犯错误”之类的冠冕堂皇的话,其实,这句话的深层意思是:如果我不允许的话,你就不能犯错误。这仍然没有跳出“无谬误症”的罗陀斯岛。事实上,你允许也好,不允许也好,犯错误总是不可避免的。改革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工程,是一种探索性的、指向未来的活动。要求人们以无谬误的方式进行改革,实际上也就是取消改革。
反对这种心理上的“无谬误症”,并不意味着叫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去犯错误。我们提出这个问题,目的在于强调错误的不可避免,不要一见错误就惊慌失措,就对改革失去信心。可怕的并不是犯错误,而是犯了错误不积极地进行总结。维特根斯坦说过:“从每一种错误中可以锻造出钱币。”我们应该本着这样的态度去认识和评价当前正在开展的改革活动。舍此,就有可能成为改革的绊脚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