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生活流变中的人心世态——陈继光小说创作断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08-31
第7版()
专栏:

生活流变中的人心世态
——陈继光小说创作断想
吴士余
上海作家陈继光的《旋转的世界》得奖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又创作了总题为《新浪潮前奏曲》的十余部中短篇小说,拓现了一个崭新的艺术世界。这里,没有古朴世情的蛮荒,没有人伦损丧的迷惘,作家并非倾诉心灵的焦灼和苦楚;也不展览生活的黯色和晦气,而是描绘了一幅幅新技术革命浪潮、现代化进程促成生活流变的特异画面,观照时代嬗变中人的心灵世界,描述他们——“现代人”观念更迭和心理蜕变的轨迹,显示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审美意识。
短篇小说《旋转的世界》是体现陈继光审美品格的发轫之作。小说通过对现代人文化心理的开掘、烛照,昭示了新技术革命浪潮促成现代人观念更新的文化趋势。家庭电气化是生活方式现代化的标志。它打破了龙乾坤一家对传统生活方式的认同与内在心理体验的平衡。原来维系家庭的传统宗法关系被肢解了,亲血人伦情感也冲淡了。为此,龙乾坤夫妇产生了一种情感失落的心理躁动。这种躁动不安的心态,正是“人的感情被物的旋转所代替”的生活形态的折射和投影。然而,现代化浪潮只是消蚀了封闭心灵的坚硬外壳,新的伦理道德观念、思想意识的渗透和注入,增强了他们对现代生活秩序的应变、选择和决断能力。于是,人物的心理躁动就表现为一种以当代意识更迭传统文化心理的心态蜕变。小说以不断转换的视点,频闪、复沓的画面,历史与现实,天上与地上交叉的时空,使生活映象的显视叠成了一个艺术的旋转体。这就突破了作者原来习常的故事叙述和性格结构的文学模式,完成了审美思维机制由单一、程式化向多元复合的转变,使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高层次。
《旋转的世界》是陈继光开放性审美意识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在近年创作中,他力求把当代生活的流变作为审美参照系,同步反映现代化进程与现代人心态变化的轨迹,由此来强化作品的现代感。《多极的世界》、《地球的一角》、《心灵的磁场》就是从不同的文化氛围和地域空间来探视现代人的心态,揭示新技术革命浪潮的不可逆转的态势。十里老虎滩上默默生息的纤夫周万亭(《多极的世界》),安逸于小生产者踽踽踏步的生活秩序,忍从,知足,随遇而安。现代化电子顶推船取代了古老的背纤生产方式,也改变着周万亭的生活秩序。面临人生命运的转折,主人公躁动着“惊奇、疑虑、担心、不安”,也苏醒着潜藏在内心深处的“聪明与智慧”。人物对传统生活秩序自眷恋、困惑而摒弃的心理变化,从一个特殊视角显示了时代变革与人的心态蜕变的同步关系,以及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性。巡道工黄石根(《地球的一角》)生活在封闭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中。他的心态构成接近于原始文化形态:淳朴、木讷,以及长期离群索居形成的压抑感和孤独感。但现代化浪潮的冲击和时代意识的渗透,同样在他的“心田掀起一次又一次潮汐”。直快列车扔下的上海画报在他眼前呈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文化环境:现代化城市,现代城市人的生活。由此,他那沉寂的心灵世界泛起了波澜,被观光上海的强烈欲望所牵动着。这种心理冲动孕含着一种挣脱传统文化意识的离心力。尽管,他对城市文明尚未形成清晰的观念,但这种朦胧欲念也转化成新的文化意识,构成了他新的心理结构层次,支配着他的行动——离开蜗居多年的石屋和深山去寻觅他的理想。工程师舒心波(《心灵的磁场》)呈现了另一种心态。他面临的是,在现代化浪潮中如何寻觅生活诗意的情感困惑。电子计算机加速了社会的现代化,但人却被毫无感情色彩的电子计算机所困扰和束缚。舒心波对生活诗意的情感失落,以及对生活现状难以沟通的隔膜感,并不是对旧生活方式、情感方式的依恋,而是反叛和背离。他追求着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是一种超脱餍足酒肉,追逐“明星”,衍宗接代等低级情趣的生活诗意:科学与哲学为思想基础的人情和爱情。作者精心营构的形象系列,处在不同质次和等级(低级的与高级的)的文化氛围中,显现了与文化环境相适应的文化心理构成。若从整体上审度这组形象,我们不难梳理出生活流变和现代人心态演变的历史脉络。
陈继光在开掘生活流变中现代人的心灵世界时,并没有削弱他的主观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具体表现在他对现代人理想模式的建构。如果说,龙星云、夏慧华是这一模式的雏形;那么《向着生活微笑》中的钱江潮则是一个完整的形象实体了。作者让青年司机钱江潮与郭教授、郭映红、帅大妈、帅奇、帅尔福、市长的人际关系和思想沟通,组成了多向、多层次的审美关系。每个人都以特定的切入角位(城市、农村、历史、现实)和意识层次(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探视了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从生活的横向扩展与历史的纵深延伸中剖析钱江潮多元文化意识构成的心态,雕塑了一个“灌注了时代新潮”,又融汇着民族文化意识精华,有着与世界对话能力的现代新人形象。当然,这一形象很难用性格典型的尺度去衡量;他只是以文化意识、素质的多元构成来显示人物的典型涵义。
在现实的生活流变中,现代人的心理将受到当代意识的撞击和传统文化意识的制约,由此经历着痛苦的蜕变和选择的困惑。因而,陈继光为自己的文学创作确立了一个新的座标:把现代人的心理蜕变过程纳入审美视野,把现代人心态的描述进一步贴近生活的原生相。《漫长生命中的短促一天》中马多拉因列车误点事故(为抢救农村母子紧急刹车造成的)失去了心理平衡,因而承受了当代与传统意识的撞击,潜存在人物心理结构深层的情感被显示出来。作者对马多拉心态的探微和描述,体现了他对生活审美的新认识:生活流变中的现代人是处在多元态的文化氛围中,无法割断文化传统的历史脐带,也难以回避与时代同步的多种当代意识的渗透。不难看出,作者在开掘现代人心理的过程中,表现了他对流变的生活形态的综合把握和向上的生活追求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