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镰刀大王拾遗补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1-01
第2版()
专栏:在商品经济的大课堂里

镰刀大王拾遗补缺
徐震义 严元俭
(市场上有些小商品老紧缺,城里人并非没有经营头脑,为什么一直遗弃它们,致使这些商品出现缺口?被人称为“镰刀大王”的张早清经常琢磨这个问题,竟然走出了一条拾遗补缺的致富路。——编者)
张早清是浙江省衢县峡川乡人。1981年初,他从邻县农资公司一位业务员那里得知市场上小镰刀紧缺,原因是生产那种东西盈利不大,人家不乐意干。张早清想:镰刀是种田人家少不得的,我会打铁,补这个缺,技术不成问题,可盈利不大也没什么意思。怎么办?能比人家多盈利成了补好这个缺的关键。他同衢州市机械实验厂挂上钩,用这个厂做油桶的边角料作原料。这样,人家造一把小镰刀要一角钱的钢板成本,他只要五分钱。(这又是一种拾遗补缺,拾人家所遗——下脚料,补自己所缺——镰刀原料,一拾一补,成本降低一半。——编者)第一年,他叮叮当当地生产了近三万把,以每把比人家便宜三四分钱的价格送货下村,供不应求,获纯利一千五百多元。他这样一连干了五年,去年生产五万把,一年净赚二千五百多元。
这时候,张早清遇到了新问题:小镰刀在当地市场接近饱和,出现了销售难。他四处打听,发现外地农民使用的大镰刀很紧缺,于是立即决定减少生产小镰刀,大量生产大镰刀。果然,上门求购大镰刀的人越来越多,产品销到了本省的邻近地区和江西省。(从仅仅补本地之缺,到本地、外地之缺一起补,这是个可喜的进步。商品生产是开放式生产,我们的眼睛假如只盯住鼻子底下,市场就不宽广,想补缺也会觉得“缺口”不多。——编者)
走出狭小的天地之后,手工生产远远赶不上市场需要,张早清就置办了生产镰刀的各种机械设备,使镰刀产量成倍上升,质量更高。由此,张早清在浙赣一带赢得了“镰刀大王”的美誉。今年1至9月,他生产近九万把镰刀,获纯利五千多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