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一个意大利山村的变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1-01
第6版()
专栏:意大利通讯

一个意大利山村的变迁
本报记者 许庆美 史克栋
初秋的一个周末,我们应意大利朋友米玛的邀请,访问了她的家乡——特拉萨科,一个位于意大利中部山区的小市镇。说是小市镇,确切地说,是一个城市化了的山村。镇内街道四通八达,新建的楼房鳞次栉比,而五千多居民中多数仍然务农。
晌午时分,我们到达米玛家。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个农民家庭的住房状况。米玛的父亲法乌斯托现年六十五岁,在农田里劳动了一辈子,身体非常健康。在法乌斯托老人居住的一所院落里,所有房子都已翻修一新。有两座两层的楼房。一座是五年前盖的,老人的儿子、儿媳和三个孙子住在那里;一座是去年盖的,是老人夫妇和米玛的住房。我们从院子到楼房,从楼下到楼上,从客厅、卧室到厨房,都看了一遍。电话、电视等各种家用电器已进入这个普通农户的家庭。院子里还有六间平房,那是仓库、工具库和车库。在另一个角落里,喂养了两头肥猪、一窝鸡鸭和一群兔子,还有一小片青青的菜地。法乌斯托老人领我们到村外,观看了他为米玛盖的新居,那是一座即将竣工的两层小楼。看来,法乌斯托全家的居住条件在这个村子里属中等水平,可以说是一个小康之家吧!
为了同中国客人欢聚,法乌斯托老人邀请了波里切里、波尔西和多美尼戈三位老年乡亲和我们见面。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从生活到生产,从过去到现在,海阔天空地聊天。多美尼戈老人不无幽默地说:“我牙齿好的时候,没有面包吃;现在有面包吃了,生活好了,我的牙齿却已全掉了”。这段颇含哲理的谈话,概括了在座几位老人生活的变迁,引起了他们的共鸣。
老人们告诉我们,他们的经历,反映了这个意大利山村的变迁。特拉萨科背靠大山,过去面对沼泽。当地农民世世代代为生活而挣扎着。一百二十多年前,当地的封建领主出资改造沼泽,修建了一条大水渠,排水造田。沼泽地里的水排干了,露出了数千公顷黑油油的肥沃土地。这是特拉萨科第一次出现的巨大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当地政府以低价把土地平均出售给农民。在这场意大利式的土地改革中,特拉萨科出现了第二次巨变。缺地少房的法乌斯托买了四公顷土地,其他农户景况也差不多。老人说,改造自然,改革社会,尽管这两个巨变相距百年之久,都为特拉萨科农民摆脱贫困奠定了基础。
老人还告诉我们,分了土地以后,他们怀着自己是土地主人的喜悦,胼手胝足,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可是好景不常,生活道路是不平坦的。他们越来越感受到了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在年复一年地扩大。租用农业机械、支付灌溉以及购买化肥、农药等等投入土地的费用,年年上涨,而农产品的出售价格尽管也在提高,但两相比较,却好象龟兔赛跑一样,农产品价格涨幅怎么也赶不上农业开支的涨幅。到了八十年代,出售农产品的全部收入,仅够支付投入土地的各种费用。他们叹息着说:“务农不易啊!”
可是我们看到,他们的生活水平都在提高,此中奥妙何在呢?
老人笑着答,法乌斯托是个好泥瓦匠。农忙时在家干农活,农闲时在本村或到外地当泥瓦工。这样,既不耽误农活,又可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波里切里另有门路。农闲时,正好附近糖厂开榨,他进糖厂当季节工,工农两便。其他农户也各显神通,自有门路。他们告诉我们,在现代化社会里,作为一个农民,要想使自己的生活富裕起来,就得走亦农亦工这条路。
这四位经历丰富的老农,对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们花了三十年时间,还清了五十年代初土地改革时购买土地的那笔债款。可是他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光依靠土地,收入有限,而且还面临缺少接班人的前景。四位老人的子女中,只有一人愿意继承父业,在家务农。
老人们颇有感慨地说,种种现象告诉人们,在特拉萨科,小农经济几乎走到了尽头,而“大农庄正等待着收购我们的土地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