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让更多人了解鲁迅——访电视剧导演史践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1-01
第8版()
专栏:访问记

让更多人了解鲁迅
——访电视剧导演史践凡
本报记者 丁浪
五年前,史践凡编导了电视连续剧《鲁迅》(一至四集),第一次在屏幕上塑造了少年鲁迅的形象,引人瞩目。如今,在纪念鲁迅逝世五十周年之际,他又奉献出两部刻画青年鲁迅形象的电视剧《鲁迅》(五至六集)和《鲁迅在日本》,生动地描绘了青年鲁迅在南京、日本探索人生的轨迹。
伟人难写,鲁迅似乎更难写。但当鲁迅的形象出现在屏幕上,充满人情味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观众就欣然接受了,感到可亲可近。学术界和文学界一些专家看了,觉得它在创作真实可信的历史人物方面取得相当成就,并对编导史践凡的攻坚精神表示赞赏。
史践凡六十年代毕业于电影学院导演系,没有专门研究过鲁迅,为什么对拍鲁迅的电视剧有如此浓厚的兴趣和坚韧的毅力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那是逼出来的,不是别人逼,是自己逼自己。鲁迅被誉为民族魂,家喻户晓,但真正了解鲁迅的人并不多,包括我自己在内,常把他看成是天生的硬骨头,是神。我是电视工作者,有责任运用电视这一有效的手段让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了解鲁迅。”他认为,如果广大青少年认识鲁迅的生活道路,了解他憎恶旧世界、热爱新世界并且奋斗不息的伟大精神,对于培养一代具有高尚情操的新人有深刻意义,为振兴中华需要一代代具有鲁迅精神的年轻人。这当然不是一个人、一部作品所能完成的。
我问他,创作最大的难度何在?他认为传记性电视剧应该通过对主人公形象的刻画去反映那个时代,难就难在对鲁迅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以及对鲁迅所处的社会和家庭的把握上。对此,要付出许多精力,花费许多时间,而一些热门题材不是没吸引力的,得奖的机会也很诱人。但是,史践凡既然上了路,就决心走下去。这些年来,他钻研了鲁迅著作,研究了与鲁迅同时代的郭沫若、郁达夫、丰子恺等人的作品,查阅了辛亥革命史、留日史等史料,然后确定了写青年鲁迅的宗旨,刻意要写出一个不断成长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来。
《鲁迅在日本》中,写了鲁迅加入“光复会”的经过以及同原配夫人朱安结婚的情节,有人担心会不会损害鲁迅的形象。他说:我拍传记片的原则就是可信。唯有真实,才能可信,才能使观众接受。只有接受了,才能达到普及的目的。为了坚持这个原则,他常常为了一个细节、一句对话而辗转寻找。比如,鲁迅在文章里多次提到南京水师学堂上操时要唱军歌。这首歌他找遍京、沪、杭,最后是在南京图书馆发现的,叫《学堂歌》,张之洞作词。书中只有词没有曲,他请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配上曲调,果然增强了时代感。尤其困难的是他没有去过日本,对当年的环境、服饰、风俗民情都不熟悉。他花了半年多工夫,通过拍摄根据日本小说改编的《金色夜叉》来摸索经验,这样,拍《鲁迅在日本》时就顺手多了。试播时,有些日本留学生看了,认为除个别道具外其余都很象。
访问结束时,我谈到有人认为拍鲁迅的戏越往后越难,问他是否还接着拍下去。他沉思片刻说:“还想试试,当然,不急于在三两年内拍出来,可能要更长时间的准备。我自知功力有限,但只要真实地、公正地去反映历史,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我不是用电视再现鲁迅研究的成果,而是用电视去研究鲁迅。”他认为吸引广大青少年同自己一块去认识鲁迅,是人生一大乐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