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正确认识财政赤字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01
第5版()
专栏:

正确认识财政赤字问题
王绍飞
现在有不少的人都说“在经济起飞时期财政赤字是难免的,害怕财政赤字就不能发展经济。”对这种说法要进行分析。财政赤字是否可怕,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弄清赤字的内容是什么。否则,就会张冠李戴,难免作出错误的判断。
区别两种不同的财政赤字
保持财政收支平衡是财政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世界各国无一例外。只是由于我们的计算方法和西方国家不同,赤字的含义不同,由此产生了对待财政平衡的不同方针。1953年以前,我们采用西方国家通用的计算方法,这就是:经常收入-当年支出=结余或赤字,然后根据平衡的结果采取相应对策。如果出现赤字就要采取弥补对策,或者用增产节约的办法,在预算执行中增加收入,减少支出,使收支达到平衡;或者发行公债,用债务收入弥补赤字,这也是世界各国通用的办法。1953年以后,采用苏联财政平衡的计算方法,这就是:经常收入+债务收入-当年支出=结余或赤字。苏联用这种方法进行平衡,每年都要留一部分结余,由此引出所谓“当年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这种结余由于小于债务收入,实际上只是待分配的一部分债务收入,并不是真正的财政结余。如果仍用西方国家的方法进行计算,那么苏联实行的也是赤字财政,与西方各国并无区别。
我们采用苏联的计算方法已经几十年,成为习惯。如果严格执行“当年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用这种方法进行平衡亦无不可。现在情况发生变化,许多中国人和外国人都说我们坚持“当年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不正确”,在经济起飞时期不要害怕财政赤字。然而他们说的财政赤字和我们根据苏联的计算方法所说的财政赤字内容是不同的。他们说的财政赤字是指:经常收入-当年支出=赤字。对这种赤字我们并不害怕。
我们反对(或叫害怕)的是经常收入+债务收入-当年支出后仍存在的财政赤字。这种赤字不仅我们“害怕”,世界各国都“害怕”。在西方国家,如果出现这种赤字,在一般情况下,国会就要进行辩论,或者增加税收、减少支出,或者提高国债发行限额,总是要采取相应的对策的。
如果按照我们采用的计算方法,即用:经常收入+债务收入-当年支出的公式,来确定财政是否平衡,那么,可以说,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执行的都是“当年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和西方国家相比,我们的问题恰恰是出在没有认真坚持“当年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上。1981年到1984年,我国的经常收入加上债务收入,仍然小于当年支出,就说明了这一点。西方国家把经常收入和债务收入分开,用债务收入弥补财政赤字,这是可行的;而我们把债务收入和经常收入算在一起,然后还要再打赤字预算,靠增发纸币弥补财政赤字,是不可行的。这种赤字除了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破坏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以外,不会有别的结果。
我国现行财政平衡计算方法的弊端
现行财政平衡的计算方法,即经常收入+债务收入-当年支出的方法,是掩饰矛盾、搞虚假平衡的方法,具有严重弊端。
一、把债务收入与经常收入算在一起,为扩大投资规模,进行国民收入超分配,使社会总需求过度膨胀创造了条件。财政的经常收入属于当年新创造的剩余产品价值的分配和再分配,反映生产经营的实际效益,无论是用于消费还是用于积累,都是对当年收入的使用,不会造成超越当年供给能力的社会总需求。债务收入,从全社会来看,只是改变现有收入的使用权,把个人或单位的一部分收入转给国家使用,并不改变社会收入总量,也不会造成超越当年供给能力的社会总需求。但债务收入将来要还本付息,不是真正的财政收入。如果使用效果不好,会造成负担转移,形成债务累积,产生严重的财政危机。就连经济实力雄厚的美国,长期实行赤字政策的结果,也不免陷入借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迫使美国政府不得不压缩财政赤字。
国家信用是商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国债动员社会闲散资金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必要的。问题在于我们不仅混淆了债务收入和经常收入的区别,歪曲了债务收入的性质,人为地扩大了财政收入的范围,而且在债务收入以外还要再打赤字预算,这就必然要造成国民收入超分配,使社会总需求过度膨胀。近几年投资规模失控,需求过大,物价上涨,与我们的财政平衡的计算方法有很大关系。
二、混淆债务收入与经常收入的区别,势必掩饰收入不足和支出过大的矛盾,提供不真实的财政信息,使财政决策失误。例如,1985年经常收入为一千七百七十六亿元,支出为一千八百四十四亿元,本有赤字六十八亿元,而由于另有债务收入八十九亿元,从而弥补当年财政赤字以后,还有待分配债务收入二十一亿元。按照西方国家的计算方法这仍然是赤字财政,虽然赤字数额不大。按照我们的计算方法却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利用国家信用发行国库券和取得国外借款,是筹集建设资金的有效形式,必须充分利用。问题是不能用债务收入掩饰财政收支本身的不平衡。
三、混淆债务收入与经常收入的区别,会造成财政收入充裕的假象,不利于动员人民增产节约、同心协力提高经济效益的积极性,相反地会助长要求扩大投资和改善生活条件的思想情绪,增加财政支出的压力。应当看到,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财政赤字除了增加税收、增加国债以外,只有用增发纸币的办法去弥补。而纸币的过量发行必然要引起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使人民得不到实惠,挫伤人们的积极性。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全民的事业,财政收支关系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人们的文化程度越高,对经济过程的知识越完备,对财政收支状况就越关心。我们必须把财政收支的真实情况告诉人民,才能动员人民共同努力。
四、把债务收入和经常收入混在一起,不利于进行国际比较和正确吸收外国的理财经验。有的外国人要我们不要害怕财政赤字,无非是说不要害怕借债,要敢于利用国家信用形式等筹集资金,以加速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我们已经这样做了。问题是在计入内外债务收入后,一定要坚持“当年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因为,在这种条件下,这种方针不过是西方赤字财政的另一种说法,它已经包含有一定的财政赤字了,如果在此之外还要留下一个口子,那就只能导致通货膨胀了。
对财政赤字的作用要进行具体分析
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按西方标准计算的财政赤字会起不同的作用,因此,要从当时的经济情况出发进行具体分析。简略地说,至少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全社会出现生产过剩,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供过于求,商品销售困难,市场萧条,生产萎缩。在这种情况下,财政赤字可以有助于扩大购买力,增加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求,缓和生产过剩的矛盾,在一定限度内给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起到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全社会出现供不应求,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求超过现有供给能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短缺,购买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财政赤字会加剧供求矛盾,使社会需求过度膨胀。如果这种现象发生在价格自由涨落的条件下,就会引起市场价格的普遍上涨;如果发生在价格被管制的条件下,就会造成供给全面紧张,购买困难,停工待料,生产周期延长,经济效益下降,走后门、拉关系、以物易物、黑市买卖也会随着产生。
三、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基本平衡,但供求结构不协调。其中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资料过剩,投资不足,而生活资料短缺,个人消费购买力过高。在这种情况下,用财政赤字扩大生产投资,使过剩的生产资料(库存待销产品)得到利用,并增加消费品生产,提高生活资料供给能力,同时通过财政赤字抑制个人消费购买力,实现供求结构的平衡,会收到良好效果。我们在1980年和1981年遇到的实际情况与此有些类似。另一种情况是投资过大,生产资料短缺和生活资料相对过剩,消费购买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在保持财政平衡的前提下,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减少生产投资和适当扩大消费支出,以使供求结构达到协调;如果搞赤字财政,只会加剧供求不平衡,有害无益。
四、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及供求结构都不平衡,这会形成错综复杂的供求矛盾,财政赤字在各种错综复杂的供求矛盾中会起不同作用。总的来说,仍不外是上述三种情况的不同组合。
以上是从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过程看财政赤字的作用。从国民收入分配过程来看,由于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不同,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不同。如果用增加税收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那就会相应降低企业的积累和居民的消费能力,引起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如果用借债的方法弥补财政赤字,其作用与增加税收相类似,区别在于借债还要影响将来的分配结构;如果用增发纸币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最终要造成国民收入再分配,降低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挫伤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应该自觉地经常地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为了加速经济发展,合理利用国家信用,动员社会闲散资金,增强投资能力是必要的,但要力求避免用增发纸币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使人民生活安定,为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条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