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玻璃、桌子与领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6-12-17
第3版()
专栏:快语

玻璃、桌子与领导
林陶
寒风渐紧,已是立冬时节。在华北某地的一个山村,小学教室的门窗还没有装上挡风的玻璃。这且不说。一个教育检查组进到教室里,竟发现全班只有一张桌子,老师不用时,男生挤占了写作业,女同学就把练习本贴到墙上、放在地上写字。据说,这个县共有一万多名学生缺课桌。
在一些贫困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常常无力他顾,要办教育,缺钱、缺物、缺老师,缺的东西真不少。
当然,也不是什么都缺。比如领导就不缺。就在此地,“现管”如村长、乡长,“县官”如县长、县委书记,一个不缺。县里抓工作用的小汽车、抓生活用的大汽车,也都差不多配齐,还盖了政府楼、银行楼、财政楼等等。
不是说领导不能坐车、领导机关不能盖楼。经济发展了,有余力了,这些事都应该办。问题出在另一面,即自己的治下还有那么多地方没有脱贫,怎么就想得到为机关大造楼房,而想不到许多父老乡亲的孩子,上学时教室还缺少挡风的玻璃和上课的桌子呢?孰先孰后,实在是对领导干部群众观念的检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