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大连跳出财政工作只搞分配的圈子 对专项资金实行“追踪反馈责任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2-19
第2版(经济)
专栏:

大连跳出财政工作只搞分配的圈子
对专项资金实行“追踪反馈责任制”
每拨一笔专项资金,都要弄清用途、偿还时间及责任,用合同形式固定下来,并规定奖罚条件
本报讯 记者江夏报道:大连市财政局针对这几年国家资金、物资普遍存在着浪费、损失的情况,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跳出财政工作只搞分配的圈子,深入资金使用的全过程,在用财之道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这个局从1986年4月份开始,对专项资金实行“追踪反馈责任制”,9个月来收到了明显效果。
长期以来,财政资金使用效果不够理想,有的甚至“两个钱不顶一个钱用”,原因之一是对资金使用好坏无人负责;财政上“以拨代报”,出手不管;用钱单位把钱拿到手就万事大吉。实行“追踪反馈责任制”就有了约束:财政拨给企业的专项资金,必须按照规定的方向、条件使用,同时把资金使用的情况、效果反馈回来,以便于控制和监督,求得理想的效果。具体说来,每拨一笔专项资金,都要弄清楚干什么用,什么时间完成,谁负责任,负什么责任。财政部门和用款单位都要通过合同或协议确定下来,并规定奖罚条件。这就大大增强了拨款者和用款者的责任心,调动了企业增产节约的积极性。大连盐务局的情况就是如此。1985年第9号台风使这个局的绝大部分盐田遭受毁灭性的破坏,1986年恢复生产遇到很多困难,国家原分配的各项指标不仅完不成,还要亏损780万元。市财税两局用给盐务局退税、补亏的3300万元资金同盐务局签定了责任制合同,明确规定这些钱必须用在盐田的恢复和生产上,并规定在保证国家任务前提下,每超产一吨海盐奖励3元,亏损不补,盈利全留,若完不成任务,扣罚局长、场长和有关人员工资。经过分解指标,盐务局把责任层层落实。到去年年底,全局超额34%完成生产任务,国家减亏和多得税收共2330万元。盐务局领导高兴地说:“年初时,愁眉不展山重水复疑无路,现在是,喜笑颜开柳暗花明又一村”。
对专项资金实行“追踪反馈责任制”,既有动力,又有压力,有利于健全企业内部的经营责任制。大连玻璃纸厂产品供不应求,设备和技术条件也不错。由于工资套改、原材料涨价等原因,去年上半年生产和税利计划都没完成,职工得不到奖金,生产情绪低落。厂领导希望财政部门给点“政策”。市财政局通过调查,认为这个厂生产潜力大,产品销路好,便同它签定了“多超产一吨玻璃纸,奖给企业300元,由于主观方面原因完不成增产计划,扣罚厂长工资”的反馈合同,有力地促进了这个企业管理体制、分配办法、劳动组织等内部责任制的完善。8至12月份平均产量比1至7月份提高了25.7%,成本下降了7.2%,而用于给职工奖励部分,只占新增税利的3.7%。
由于反馈责任制合同明确规定资金的具体用途,不专款专用就无法进行反馈。这样既解决了“所投非所用”的问题,也有效地控制了资金使用过程的“跑、冒、滴、漏”等浪费现象。大连市财政局去年同基建、环保、工业、商业、交通等单位共签定了各种不同内容的专项资金“追踪反馈责任制”合同116项,金额8775万元。到年末有80项到期,经检查验收证明,没有一项超支、超期或移用的,都执行得很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