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用科学的办法推进戒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7-04-20
第3版(科教·文化·体育)
专栏:

用科学的办法推进戒烟
美国加州大学卫生行为科学教授 李浈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吸烟问题倍加重视,对吸烟危害的研究也日益深入。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吸烟可导致肺癌发生率的明显升高趋势;吸烟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肺心病的发病率也较不吸烟者明显为高;孕妇吸烟者更可影响胎儿在宫内发育;如父母抽烟,婴儿出生后在儿童阶段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也会明显升高。在世界上,美国、苏联和中国都是产烟的大国,也是吸烟人数占人口很大比例的大国。所以,如何对吸烟者进行戒烟健康教育,使他们最终停止吸烟,是各国都很关心的问题。目前,人们不仅从医学的角度,而且还着眼于卫生教育、心理治疗等角度,多方面地开展对吸烟问题的研究。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中国目前有些公共场所,如最近贵报报道的北京火车站、飞机和部分火车上也都禁止吸烟。但是,还是有许多人把抽烟看作社会交往中的一个手段。有时朋友或同事见面,话还未出口就先敬香烟。我认为这一行为的流行属不良的社会习俗,会使很多原来不吸烟的人因职业的需要也学会抽烟,以至吸烟成瘾。
目前,我和上海卫生教育馆(也是世界卫生组织上海合作中心)共同合作,开展了一年多的对吸烟问题的研究工作。根据初步获得的调查数据,我想谈下列几点看法:
一、和美国吸烟者相比,多数的中国吸烟者吸烟程度较轻。根据每天吸烟的支数,美国和欧洲各国将吸烟者分成轻度、中度、重度吸烟者。每天抽1至20支烟者为轻度,21至40支为中度,抽40支以上者为重度吸烟者。我们在上海近26所业余职工大学调查了来自各工厂企业的学生7339人,吸烟人数为总体的33.53%,男性中有50%是吸烟者。从吸烟程度看,95%是轻度吸烟者,每天抽烟不到一包,其中46%的人每天的吸烟量仅为1至5支。这对吸烟者开展健康教育和戒烟行为治疗,是极为有利的。因为美国的行为科学研究表明:对轻度吸烟者的戒烟教育远比重度吸烟者为容易。
二、吸烟者初学时的年龄偏于年轻,80%的人初学吸烟是在25岁以前。应加强对15至25岁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了解并认识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和威胁性,使他们在吸烟行为尚未形成之前便停止吸烟。如果这一工作能深入做好,我估计中国吸烟人数至少会迅速降低30%—50%。
三、戒烟工作中离不开妇女的作用。令人可喜的是,在我们这次调查中,中国妇女吸烟者仅占调查总数的3‰。分析其原因,与中国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有一定的联系。中国妇女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家庭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所起作用是举世公认的。所以在开展戒烟宣传教育中,也应该发挥她们的作用,来敦促自己的丈夫停止吸烟。
四、目前中国政府非常支持戒烟健康教育工作,并已逐步增拨经费用于戒烟卫生行为宣教,这是令人鼓舞的。世界各国要改变人们的吸烟行为,不外乎从三方面积极入手才能取得实效:其一是通过健康教育,也就是卫生行为的宣教;其二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在公众场合(包括医院、工厂、政府机关等)不准吸烟,同时规定产烟工厂必须把香烟所含尼古丁及焦油毒素量控制在一定比例之内;其三是政府逐步考虑缩小种烟面积,改种粮食或其它经济作物,并在农业方面进行科学研究,争取获得比产烟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现在有些国家已在从烟草生产、销售获得的利润和税收中,拨出相当一部分的经费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当然,这第二步是要通过一个较长的时间,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才有可能实现。就目前中国的状况而言,首先要使广大人民对吸烟和戒烟问题有更清醒的认识。这就希望中国政府也可在产烟、售烟的利润和税收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支持和开展戒烟健康教育和吸烟危害性的科学研究工作。
我衷心地希望:到公元2000年中国人民人人健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